《涸辙之鲋》教学设计.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涸辙之鲋》教学设计.doc

《涸辙之鲋》教学设计 洛阳市第十一中学 石林峰 ○教学目标? ①??翻译《涸辙之鲋》积累文言词语。 ②??分析故事情节。 ③??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①??分析故事情节。 ②??多角度概括寓意。 ○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涸辙之鲋》,结合注释试着翻译。 ○教学内容: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寓言故事吗? 那你们都学过哪些寓言故事?谁能说说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或者说说你喜欢这些寓言故事的理由也可以。(故事有意思;有些语言很幽默;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故事夸张,奇特……) 同学们说的很好。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常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涸辙之鲋。板书课题。涸辙之鲋是《庄子·外物》中的一篇。庄子名周,是继老子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二、新授 1、了解课文内容 我先把这则寓言故事读一遍。 涸辙之鲋 庄子 庄周家贫①,故往贷粟于监河侯②。监河侯曰:“诺③。我将得邑金④,将贷子三百金⑤,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⑥:“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⑦。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⑧。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⑨?’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⑩。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11)?’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12),激西江之水而迎子(13),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14),我无所处(15)。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16),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17)!’” HYPERLINK /view/28709.htm \l # \o 返回页首 注释 庄周——庄子的姓名,战国时宋国人。 ②贷粟(sù)——借粮。粟,谷子,去皮后称为小米。这里泛指粮食。 ③诺(nuò)——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 ④邑金——封建统治者在自己的封地里剥削得来的收入。邑,古代贵族受封的领地。 ⑤贷——借给。子——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 ⑥忿(fèn)然——生气的样子。作色——变了脸色。 ⑦中道——道中,半路上。 ⑧顾——回头看。辙(zhé)——车轮在地上碾出的痕迹。鲋(fù)鱼——鲫鱼。 ⑨何为——做什么。邪(yé)—— 疑问语气词,相当干现代汉语的“吗”“呢”。 ⑩波臣——水族的臣隶。 (11)岂有——有没有。 (12)且——将要。游——游说。吴——周代诸侯国,国都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越——周代诸侯国,国都在今浙江省绍兴市。 (13)激——遏阻水势,使它急流。 (14)常与——经常相处的,这里指水。 (15)处——居住、存身的地方。 (16)然——则,就。 (17)曾(céng)——还。索——寻找。枯鱼之肆——卖干鱼的铺子。肆,店铺。 这篇短文翻译成今文就是: 庄子家里很穷,所以去向监河侯借粮食。监河侯说:“好。等我得到我封邑的臣民交纳的租赋,那时我将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   庄子气得变了脸色说:“我昨天到这里来,半路上听到有呼救的声音,回头一看,原来干涸的车辙沟里有条小鲫鱼躺在那里。我问它说:‘小鲫鱼呵,你在干什么呢?’小鲫鱼回答说:‘我,本来是东海水族的臣民,您有没有一升半斗的水来救活我呢?’我对小鲫鱼说:‘我将到南方去,向吴王和越王游说,让他们激起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可以吗?’小鲫鱼气得变了脸色说:‘我失掉了正常的生活条件。我没有可以安身的地方了,我只要得到一升半斗的水就可以活命,而您却说这些大话,要照您说的那样,还不如早点儿到卖干鱼的店铺里去找我哩!’” 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自学生字,读通课文。看看这则寓言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庄子向监河候借粮,另一部分是小鲫鱼向庄子借水。共两个故事) 这两个故事有什么联系吗?(1、第二个故事是庄子在借粮时给监河候讲的。2、这两个故事很象,都是向对方借东西,对方答应了,借东西的人还都很生气。) 2、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故事。一齐读一下,同时要思考以下问题: 庄子为什么要借粮?(庄子家里很穷) 监河候答应了吗?谁来读读监河候的回答。(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子是什么反应?(气得变了脸,给监河候讲了个故事) 3、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如果同学们一时还想不清楚庄子为什么生气, 我们就先来看看庄子给监河候讲的这个故事。一齐读一下。 读完了第二个故事,我们先不说庄子为什么生气,谁能说说小鲫鱼为什么生气?(1、庄子的话也太夸张,太不切实际了,等到西江之水引到,小鲫鱼早渴死了。2、庄子也太笨了,不知道远水解不了近渴吗?3、庄子根本就不是诚心帮助小鲫鱼。弄一升半斗的水很容易他不去弄,说什么去引西江之水,全是骗人的鬼话。) 4、联系上下文理解寓意 现在同学们一定明白庄子为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