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 植物病毒形态与结构
一 植物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植物病毒的基本形态为粒体(virion,virus particle),大部分病毒为球状,杆状和线状,少数为弹状,杆菌状和双联体状等。
球状病毒的直径大多在中20-35nm,少数可以达到70-80nm,球状病毒也称为多面体病毒或十二面体(icosahedral particle)病毒,因为球体构造并不是光滑的球面,而是由很多正三角形有规则地排列组合成的,典型的有二十个。
杆状病毒多为20-80nm×100-250nm,两端平齐,少数两端钝圆。杆状病毒粒体刚直,不易弯曲。
线状病毒多为11-13nm×750nm,个别可达到2000nm以上;线状病毒的两端也是平齐的,粒体有不同程度的弯曲。
芜菁黄色花叶病毒结构图
芜菁黄色花叶病毒结构图
1.模型图 2.核酸在蛋白亚基中的排列 3.模式图
二 植物病毒的结构
完整的病毒粒体是由一个或多个核酸分子(DNA或RNA)包被在蛋白质或脂蛋白衣壳里构成的。绝大多数病毒粒体都只是由核酸和蛋白衣壳(capsid)组成,但植物弹状病毒(plant rhabdovirus)粒体外面有囊膜(envelope)包被。
杆状或线状植物病毒粒体的中间是螺旋状的核酸链,外面是由许多蛋白质亚基(subunit)组成的衣壳。蛋白质亚基也排列成螺旋状,核酸链就嵌在亚基的凹痕处。因此,杆状或线状病毒粒体的中心是空的。以烟草花叶病毒的粒体为例( HYPERLINK /jpkc/zkxjpkc/bingli/study/si4-1.htm \t _self 如图),每个粒体大致有2100个蛋白质亚基,排成130圈,每圈亚基间隔约2.3nm,每三圈有49个亚基。其粒体直径是18nm,核酸链的直径是8nm。而球状病毒的结构要复杂一些,其实并非光滑的球体,而是由二十个正三角形组合而成。它有二十个面、十二个顶点和三十个边,面、顶点或边都是对称的。
三 植物病毒的组分
植物病毒主要成分是 HYPERLINK javascript:window.showModalDialog(hesuan.htm,,dialogWidth:700px;%20dialogHeight:600px;%20status:no;directories:yes;scrollbars:no;resizable:no;help:no)%20 核酸和 HYPERLINK javascript:window.showModalDialog(danbaizhi.htm,,dialogWidth:700px;%20dialogHeight:500px;%20status:no;directories:yes;scrollbars:no;resizable:no;help:no)%20 蛋白质,核酸在内部,外部由蛋白质包被,称为外壳。合称为核蛋白或核衣壳。有的病毒粒体中还含有少量的糖蛋白或脂类。而类病毒则没有蛋白质外壳,仅为RNA的分子。
HYPERLINK /jpkc/zkxjpkc/bingli/study/si211.htm 第二节 植物病毒的传播和移动
病毒是专性寄生物,在自然界生存发展必须在寄主间移动,植物病毒从一植株转移或扩散到其它植物的过程称为 HYPERLINK /jpkc/zkxjpkc/bingli/study/si211.htm 传播(transmission),而从植物的一个局部到另一局部的过程称为 HYPERLINK /jpkc/zkxjpkc/bingli/study/yidong.htm 移动(movement)。
一 介体传播
植物病毒的介体很多,主要有昆虫、螨类、线虫、真菌、菟丝子等,其中以昆虫最为重要。
(一) HYPERLINK /jpkc/zkxjpkc/bingli/study/si212.htm 介体传毒的基本概念
1 介体传毒过程 介体传毒过程可分为几个时期:
获毒(取食)期(acquisition period)是指介体获得病毒所需的取食时间。
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是指介体从获得病毒到能传播病毒的时间。
接毒(取食)期(inoculative period) 是指介体传播病毒所需的取食时间。
持毒期(retention period)是指介体能保持传毒能力的时间。
2 介体与所传病毒之间的关系 介体与所传病毒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主要根据病毒是否在虫体内循环、是否增殖以及介体持毒时间长短来划分。病毒经口针、前消化道、后消化道,进入血液循环后到达唾液腺,再经口针传播的过程称为循回,这种病毒与介体的关系称为循回型关系(circulative)。循回型相互关系中又根据病毒是否在介体内增殖而分为增殖型(propagative)和非增殖型(nonpro-pagative)。病毒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