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和废水10
基本概念水质监测是指为了掌握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水系中污染物的动态变化,对水的各种特性指标取样、测定,并进行记录或发出讯号的程序化过程。主要内容 水质采样 样品采集、流速和流量测定、部分项目现场监测 水质分析1. 常规分析:重量法、电化学法、容量法、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原子荧光法、火焰或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2. 特殊分析: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汞、冷原子荧光法测定汞、微库仑法测定可吸附有机卤素化合物、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法测定生化需氧量、红外光度法测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总有机碳水质采样涉及到的标准:《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 2003-01-01 实施)《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 2004-12-09 实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T 92-2002 2003-01-01实施)《水质 河流采样技术指导》(HJ/T 52-1999 2000-01-01实施)《水质 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GB/T14581-93 1994-04-01实施)《水质 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HJ495-2009 2009-11-01实施)《水质 采样技术指导》(HJ494-2009 2009-11-01实施)《水质采样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 技术规定》(HJ493-2009 2009-11-01实施)《水质自动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 372-2007 2008-01-01实施) 注意:一定要使用新标准!关注新旧标准的区别、新 增内容。 水质采样1.1 水质采样的对象 水系河流、湖泊和水库、废水排放口、废水处理设施、地下水井等等。1.2 水质采样断面的设置⑴ 监测断面布设原则:能反映水系或所在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⑵ 各断面的具体位置:须能反映所在区域环境的污染特征;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获取足够的有代表性的环境信息;同时还须考虑实际采样时的可行性和方便性。水质采样采样断面:指在河流采样时,实施水样采集的整个剖面。分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等。⑴ 背景断面:指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⑵ 对照断面:指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处,能够提供这一区域水环境本底值的断面。⑶ 控制断面:指为了解水环境受污染程度及其变化情况的断面。⑷ 消减断面:指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最大程度混合,污染物受到稀释、降解,其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P4 判断题第1、2题)水质采样1.2.1 水系河流监测断面点位的确定:根据水面宽度和水深设置监测断面上采样垂线数与各垂线上的采样点数,具体要求见表1 和表2 表1采样垂线数的设置水面宽垂 线 数说 明≤50m一条(中泓)1.垂线布设应避开污染带,要测污染带应另加垂线。2.确能证明该断面水质均匀时,可仅设中泓垂线。3.凡在该断面要计算污染物通量时,必须按本表设置垂线。50m~100m二条(近左、右岸有明显水流处)>100m三条(左、中、右)水质采样表2采样垂线上的采样点数的设置水 深采样点数说 明≤5m上层一点1.上层指水面下0.5m 处,水深不到0.5m 时,在水深1/2 处。2.下层指河底以上0.5m 处。3.中层指1/2 水深处。4.封冻时在冰下0.5m 处采样,水深不到0.5m 处时,在水深1/2 处采样。5.凡在该断面要计算污染物通量时,必须按本表设置采样点。5m~10m上、下层两点>10m上、中、下三层三点(P1 填空题第3题 )水质采样1.2.2 湖泊和水库监测断面点位的确定:根据水深设置湖(库)监测垂线上的采样点数,具体要求见表3。表3湖(库)监测垂线采样点的设置水 深分层情况采样点数说 明≤5m一点(水面下0.5m 处)1.分层是指湖水温度分层状况。2.水深不足1m,在1/2 水深处设置测点。3.有充分数据证实垂线水质均匀时,可酌情减少测点。5m~10m不分层二点(水面下0.5m,水底上0.5 m)5m~10m分 层三点(水面下0.5m,1/2 斜温层,水底上0.5m处)>10m除水面下0.5m,水底上0.5m 处外,按每一斜温分层1/2 处设置水质采样1.2.3 废水排放口监测断面点位的确定:⑴ 第一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或专门处理此类污染物设施的排口。⑵ 第二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排污单位的外排口。⑶ 进入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和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的污水采样点位应根据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确定。1.2.4 污水处理设施效率监测采样点的布设:⑴ 对整体污水处理设施效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