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B超引导下未破裂型宫角妊娠吸宫术临床处理的探讨
B超引导下未破裂型宫角妊娠吸宫术临床处理的探讨
【摘要】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吸宫术在未破裂型宫角妊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月-2011年4月收治的未破裂宫角妊娠3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在B超引导下行吸宫术,13例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角部楔形切除或病灶清除术,2例保守治疗。结果:16例在B超引导下均一次吸宫成功,出血少、损伤小、住院时间短。结论:B超引导下的宫角妊娠吸宫术是可行的,更符合微创理念,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B超引导; 吸宫术; 宫角妊娠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4.009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阴道B超的广泛应用,多数异位妊娠在破裂前即可作出诊断,从而为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创造了条件。本院2007年1月-2011年4月诊治的未破裂型宫角妊娠31例,其中16例采取B超引导并定位行吸宫术,效果非常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1例宫角妊娠患者,5例在外院人工流产时无组织物吸出后自行到本院求治,经本院阴道B超明确诊断;余26例均为本院首诊,经反复检查作出宫角妊娠的诊断。B超引导下吸宫术组16例,平均年龄27.5岁,停经43~62 d,平均(48±2)d,初次妊娠3例,其余13例均有两次或以上的妊娠,其中1例妊娠达8次并有1次剖宫产手术史,异位妊娠史3例,合并IUD 2例;腹腔镜手术组13例,停经47~92 d,平均(55±1)d,平均年龄及孕、产次与吸宫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均见绒毛组织。另2例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杀胚保守治疗,血β-hCG渐下降至正常,宫角处病灶渐缩小,最后完全被吸收。
1.2 方法
1.2.1 B超引导下吸宫术组 (1)术前准备:完善有关辅助检查,包括白带常规(阴道有流血除外)、心电图;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安排好经验丰富的手术医生及超声医生,吸宫当日备好腹腔镜或开腹准备。(2)预处理:16例患者化验排除了肝功能异常,口服米非司酮75 mg,每12小时一次,共4次,总量300 mg。(3)吸宫术:患者适量憋尿,留置针输液,取膀胱截石位,按一般人流术要求进行消毒、铺巾。超声自腹壁探查,确定子宫大小及位置,手术者在超声指导下准确进入探针,探查宫腔深度及病灶位置,依次扩宫,选择5号或6号吸管直接达到宫角妊娠部位,吸出妊娠组织及宫腔蜕膜组织,刮出物送病检。(4)术后处理:住院观察1 d,口服抗生素2 d,禁性生活1月,异常情况门诊随诊。
1.2.2 腹腔镜手术组 术前均按一般腹腔镜手术进行准备,术中常规宫肌注射垂体后叶素6 U(已用生理盐水稀释为5 ml),单极电勾切开病灶,充分暴露并清除妊娠组织,其中4例患者切开病灶后见活动性出血,电凝及缝扎止血效果不佳,最后切除了宫角及同侧输卵管;其余患者病灶处出血少,单纯电凝或缝扎后病灶无出血。手术中出血50~300 ml不等,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24 h,72 h出院,无1例感染,门诊随访血β-hCG的变化,直至正常。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6例B超引导下吸宫术患者均1次吸宫成功,吸出物见绒毛及蜕膜组织,无一例残留或子宫穿孔。术中出血10~15 ml不等,术后出血7 d 11例,7~10 d 5例,无1例感染。
2.2 将吸宫组与同期腹腔镜手术组相比较,B超引导下吸宫组在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保留患侧宫角以及医疗费用等方面均优于腹腔镜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论
宫角妊娠为少见的宫内异位妊娠,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有所不同,是指受精卵种植在子宫的角部,附着在输卵管口近宫腔侧,胚胎向宫腔侧发育生长而不是向间质部发育,其因缺少典型的症状和体征,极易误诊。国外学者Jansen[1]提出的诊断标准为:(1)腹痛、阴道流血伴子宫不对称性增大。(2)直视下发现子宫角一侧扩大伴有圆韧带外侧移位。(3)胎盘滞留在子宫角部。符合上述任何一项即可考虑为宫角妊娠。本组16例除妊娠病史外均由B超作出诊断;腹腔镜手术组术中直视均见同侧的圆韧带外移。宫角妊娠严格来说不是异位妊娠,但由于胚胎着床部位与输卵管间质部接近,超声检查有时难以将两者截然分清,临床处理较特殊。首次超声检查如发现妊娠囊种植在一侧宫角处时,不要直接下定位诊断,应观察1~2周,有时随着子宫增大,妊娠囊突入宫腔,成为正常妊娠。部分在生长过程中向输卵管方向生长,成为异位妊娠。宫角妊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