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后掠翼边界层定常横流涡的非线性演化-应用数学和力学.PDF

后掠翼边界层定常横流涡的非线性演化-应用数学和力学.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后掠翼边界层定常横流涡的非线性演化-应用数学和力学

  , 37 10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2016年10月15 日出版                                   Vol.37,No.10,Oct.15,2016 文章编号:1000⁃0887(2016)10⁃1073⁃12 ⓒ 应用数学和力学编委会,ISSN 1000⁃0887 后掠翼边界层定常横流涡的非线性演化∗ 逯学志,  赵  磊,  罗纪生 (天津大学 力学系,天津 300072) (我刊编委罗纪生来稿) 摘要:  横流失稳是后掠翼边界层主要的失稳形式.实验和数值研究发现在后掠翼边界层转捩之 前,有一段较长的非线性幅值饱和阶段,因此线性稳定性不能有效预测横流失稳转捩过程,所以研 究横流涡的非线性演化过程就极为必要.以NLF(2)⁃0415翼型为研究模型,在来流Mach数为0.8、 - 后掠角为45°、攻角为 4°的条件下,用扰动方程计算了定常横流涡非线性演化过程.结果显示非平 行性起着更加不稳定的作用.当基本波的幅值到达0.1时,非线性作用开始明显.横流涡经历了非线 性幅值饱和过程,涡的形状呈现半蘑菇状,涡的涡轴与边界层外缘无粘势流平行.饱和涡使得原有 流场发生极大的扭曲,流向速度和展向剖面出现了拐点. 关  键  词:  后掠翼;  定常横流涡;  非平行性;  幅值饱和;  非线性演化 + 中图分类号:  O354.1;V224 .3      文献标志码:  A doi:10.21656/ 1000⁃0887.370152 引    言 流动稳定性及层流⁃湍流转捩仍旧是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未完全解决的重要问题.在飞 [1] 行器设计过程中,机翼保持层流能极大地降低壁面摩擦及传热 .因此,深入研究转捩机理、预 [2] 测转捩位置对机翼的优化设计和气动减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3] 后掠翼边界层是一类典型的三维边界层,Saric 和Reed等 在他们的综述文献里对三维 边界层的失稳类型做了详细的介绍,有4种失稳形式:粘性失稳(T⁃S失稳)、Görtler失稳(凹曲 壁面)、前缘线失稳、横流失稳.对于后掠翼边界层来说,横流失稳被认为是最危险的失稳形式. 在后掠翼流动中,由于后掠角和弦向压力梯度的共同作用,使得无黏流线在展向平面内弯 曲,在边界层内,由于速度减小,而压力梯度沿法向基本不变,所以为使边界层内获得与边界层 外缘一样大的向心加速度,边界层内流线的曲率半径必须变小,因此在边界层内有了垂直边界 [1] 层外缘的速度分量,这一速度分量称为横流 ,由于横流剖面存在拐点,因此会产生拐点失 稳,称为横流失稳.横流失稳是后掠翼转捩的主要原因之一. [4] 横流失稳是由Gray(1952)首先发现的 ,他在实验中发现与非后掠翼相比,后掠机翼的 ∗ 收稿日期:  2016⁃05⁃16;修订日期:  2016⁃07⁃2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作者简介:  逯学志(1986—),男,博士生(E⁃mail:sdwdupc@tju.edu.cn); 赵磊(1987—),男,博士生(E⁃mail:zhaolei_tju@163.com); 罗纪生(1954—),男,教授,博士生导师(通讯作者. E⁃mail:jsluo@tju.edu.cn).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