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区域选择的主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以江西省为例.doc

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区域选择的主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以江西省为例.doc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区域选择的主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以江西省为例

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区域选择的主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以江西省为例 以江西省为例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STUDENTS#039; JOURNAL - 0 -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STUDENTS#039; JOURNAL 目 录 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区域选择的主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2 - 农户认知和采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 9 - 主 办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我国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 - 18 - 承 办 经济管理学院团委 学生会 顾 问 农村留守人口务工意愿的实证分析 ................. - 24 - 谢元态 陈昭玖 刘庆言 郭锦墉 朱述斌 胡 凯 指导老师 中部地区主要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 . - 30 - 胡 丹 陈胜东 朱晓东 肖 轲 黄燕明 主 编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对零售企业营销的影响 . - 37 - 黄安强 执行主编 胡雯 封面设计 夏良静 副主编 杨 园 陈林长 肖芳文 李 坤 夏桂芝 刘 玲 编 委 张璞煜 胡良文 朱自格 熊丽晴 刘 畅 肖晓娟 赵清霞 余毅 谢敏 邹家成 校内刊号 XNK—002 出版日期:2012年4月 - 1 -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STUDENTS#039; JOURNAL 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区域选择的主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以江西省为例 杨国强,黄安强,肖芳文 指导老师:陈胜东*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昌 330045) 摘 要 本研究利用江西省随机调查样本数据,选取多元Logit 模型对江西省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区域选择的主观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自身特征是影响其选择不同区域就业的最主要因素,包括农村劳动力的年龄、性别以及健康状况等变量;农村劳动力家庭因素是抑制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特征的劳动力流动就业从事行业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区域选着同样存在较大影响;而外出务工的主观评价因素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区域选择的影响略小。 关键字:农村劳动力流动;农村劳动力;区域选择;多元Logit模型 劳动力流动就业状况反映经济发展的活力、区比率对于迁移的影响,发现这一比例的增加可以减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调整[1],少迁移[4],说明区域收入差距越大,劳动力流动率同时,劳动力流动就业引导着区域间经济关系和地越大,而Nong Zhu (2002)运用Probit模型的结构方区发展的转变[2],农村劳动力作为劳动力流动就业程(structural equation)恰恰证实了城乡收入差距在的“主力军”,在劳动力流动就业相关研究中存在一中国农村向城市迁移过程中的正向作用[5],之后,定的代表性。近些年来,劳动力流动和地区经济发Zhang和Song (2003) 利用时间序列和横截面分析,展的关系一直是劳动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理论探指出地域收入差距是省内劳动力流动和省际劳动讨的重点,但主要集中于宏观政策方面的研究,对力流动的巨大推动力,他们认为,任何减少内地与劳动力流动就业主观区域选择上的研究凤毛麟角。沿海收入差距的方法不仅可减少这种迁移,而且可Wu和Yao(2003) 在人口无限供给的假设条件下,运为广大内陆省份提供大量的发展机会[6],Lin和用需求导向模型,对中国的省际迁移与省内迁移进Justin (2004) 利用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地区收入差行了研究获得城乡收入差距是迁移产生的原因的距与人口流动之间的关系, 其结论是, 20 世纪90 结论,但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其他决定劳动力流动年代末, 迁移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反应显著提高[7],的因素[3],说明劳动力主观选择是一个不可忽略的王春超(2005) 也有相似的观点, 他利用相关的调查因素,劳动力作为流动就业的主体,其就业区域的数据分别从“收入差异和劳动力流动性”以及“劳动主观选择对劳动力流动格局存在不可忽略的影响。力就业集聚”两方面做出检验, 得出的结论是, 城本文选取农村劳动力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忽略亲朋、乡收入差异并不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3****90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