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乔纳森
乔纳森8226;卡勒文学语言符号论的研究
提 要:本文探究美国学者乔纳森#8226;卡勒的文学符号学理论。卡勒利用结构主义语言学资源对文学符号的特点作了深入的研究,指出“自指性”是文学符号具有文学性的一个重要维度。但文学符号的自指性又绝非单纯的语言学或符号学问题,它必然受制于社会文化规则和既定的程式规范。这也就决定了文学符号学研究自身蕴涵着某种悖谬性,它必须不断地反观自身,进行自我批判。符号学虽然未尽完善,但它确实可以为文学批评提供有效的分析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乔纳森#8226;卡勒;文学符号;自指性;符号学批评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10)06-0156-4
A Study on Jonathan Culler’s Literary Semiotics Theory
Liu Ying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
Jonathan Culler,a famous American theorist and critic,makes his inquiry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ry semiotics based on linguistic resources.He posits that self-refexit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imentions in determining what is called literariness.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also subject to the cultural modes and literary conventions,thus causing the self-contradiction in the pursuits of literary semiotics. Therefore,self-reflections and self-criticisms are necessary for the discipline to have a promising future.Literary semiotics,though not perfect right now,really presents an effective analysis method of literary criticism.
Key words:Jonathan Culler; literary signs; self-reflexity;semiotic criticism
文学语言符号问题一直是美国著名学者乔纳森#8226;卡勒诗学研究的起点与基点。尽管其学术志趣和成就更多体现在文学理论及文学批评方面,但卡勒在自己的研究中一贯重视作为文学媒介的语言问题,对符号学有着精深的研究,他早年还曾在英国获得现代语言学的博士学位。他在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乔姆斯基语言学观点中找到了诗学创新的有效资源。卡勒从语言学视角出发,借助语言学研究的方法和范式,探索文学研究的模式与方法,加深了对文学现象及理论的认识,推动了文学研究的发展。从卡勒的学术实践看,他的文学符号研究在促进美国文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中成就卓越。
1 文学符号的自指性与传统程式
卡勒明确指出文学语言具有某种特性,即文学符号的自指性(self-reflexity)。自指性是文学符号最突出的特点。文学语言的诗性本质就表现在它的符号指向自身,而不指向别的外物。“文学就是由于符号的自指性而使能指优势加强到一定程度的文本。文学性,就是由于符号自指性而获得的能指优势。”(赵毅衡 1990:108) 认识到文学符号的自指性特征,从语言的维度来把握文学的特质是文学研究的关键,是文学性在语言形式上的基本特征。
诗歌等文学语言被俄国形式主义者和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以“突显性”来界定,即通过语言的变异处置和反常化让其突兀地显现在读者的面前,以达到强化读者感知性的目的。“通过形象语言和高雅语言的运用,让读者付出更多的感知努力,得到更多的新鲜感,最终使读者在接受文本时,不把文本当作传递信息的简单而明了的工具,而是深深地介入语音和其他语言结构形态的物质性之中。” (王敬民 2008:45) 事实上,文学语言符号表达手段的突显,对人们惯用的语言符号范式来说无疑是一种反叛,从而使文学具备了批判的功能。但并非具备强烈的、可感知性的语言结构的文本都是文学作品,比如某些新颖、别致而充满创意的广告,到目前为止还不能作为文学研究的对象。雅各布森提出了从语言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