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第八章-食物中毒及预防研究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8-第八章-食物中毒及预防研究报告.ppt

特点 胃肠型 神经精神型 溶血型 肝损害型 机理 胃肠功能紊乱 副交感神经兴奋 破坏红细胞、损害肝肾 中毒性肝 炎、肾小管 坏死 潜伏期 0.5-6小时 0.5-4小时 6-12小 时 10-24小时 症状 恶心、呕 吐、剧烈 腹泻,脐 区阵发性绞痛 流涎、大 汗、谵妄、 瞳孔缩小、 血压下降、 幻视、幻 觉、呼吸中 枢麻痹 贫血、黄 疸、肝脾 肿大,发 烧 潜伏期、胃 肠炎期、假 愈期、内脏 损害期、精 神症状期、 恢复期 特点 胃肠型 神经精神型 溶血型 肝损害型 愈后 基本无死 亡,病程 短,2-3 天恢复 很少死 亡,无后 遗症 死亡率不高 死亡率70-90% 治疗 对症 洗胃,对 症,特殊 疗法用阿 托品0.5 -1.0mg 皮下 肾上腺皮 质激素, 对症,输 血 排毒,保 肝,对症, 巯基解毒 药,5%二巯 基丙磺酸钠 5ml,im 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原则 防止污染 防止病原体繁殖及毒素形成 杀灭细菌及破坏毒素 肉块深部温度达到80℃、12min 蛋类煮沸8~10min 海产品100℃、30min 第三节、有毒动植物中毒 河豚中毒 组胺中毒 毒蕈中毒 含氰苷类中毒 一、河豚鱼中毒 河豚,又名河鲀,或称鲢鲃鱼,我国沿海各地及长江、珠江下游均有出产,属于无鳞鱼的一种,在淡水、海水中均能生活。 河豚鱼中毒是指食用了含有河豚毒素的鱼类引起的食物中毒。 一、河豚鱼(puffer fish)中毒 (一)毒性 物质 河豚鱼的有毒成份为河豚毒素,是毒性极强的神经毒素; 河豚的卵巢、肝脏中毒素含量最高,其次为肾脏、血液、眼睛、腮和皮肤.2-5月是卵巢发育期,毒性最强,好发季节是春季. 毒素对热稳定,100℃ 10min不被破坏,日晒、盐腌亦均不能破坏。 一、河豚鱼(puffer fish)中毒 例如,用30%盐量腌河豚鱼卵60天,腌河豚鱼皮30天;夏季将河豚鱼放置烈日下晒160小时(相当20整天);用沸水煮河豚鱼卵8小时,煮河豚鱼1小时,煮河豚鱼肝半小时;用15磅压力(相当于121 ℃高温)处理河豚鱼卵1.5小时,结果都有毒. 一、河豚鱼中毒 河豚的中毒机制 河豚毒素可阻断神经肌肉间的传导,引起麻痹及感觉障碍; 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及动脉压急剧降低; 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障碍。 一、河豚鱼中毒 (二)河豚中毒的中毒表现 1.发病急,潜伏期10分钟~45分钟,最长3小时。 2.先感觉舌尖、口唇、肢端及全身麻木或有刺痛感,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症状,并有四肢无力,麻痹,行走困难,甚至全身麻痹成瘫痪状. 3.严重者瞳孔散大,言语不清, 紫绀、血压和体温下降、而后呼吸困难、昏迷; 最后可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一、河豚鱼中毒 (三) 河豚中毒的预防措施 1.捕捞时必须将河豚鱼剔除; 2.水产部门严格执行规定,严禁出售鲜河豚鱼,加工干制品严格按程序操作. 3.加强宣传教育,学会识别,防止误食; 4.严禁餐饮业自行加工河豚鱼. 一、河豚鱼中毒 无特效解毒剂;排毒,对症治疗。 肌肉麻痹可用番木鳖碱,或试用亚硫酸钠或半胱氨酸解毒。 (发病急速并剧烈,潜伏期10分钟~3小 时,表现为感觉神经麻痹 运动神经麻 痹 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麻痹。) 二、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 鱼类引起组胺中毒的发生主要是因食用了某些不新鲜的鱼类(含有较多的组胺),同时也与个人体质的过敏性有关。 (一)组胺形成及中毒机制:组胺是组氨酸的分解产物,海产鱼类中的青皮红肉鱼,鲐巴鱼、金枪鱼、沙丁鱼、鲭鱼等鱼体中含有较多的组氨酸。当鱼体不新鲜或腐败时 污染于鱼体的细菌产生脱羧酶,使组氨酸脱羧基,形成大量的组胺。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和支气管收缩。 二、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 (二).中毒表现 1.潜伏期一般为0.5-1小时,最短5分钟,最长达4小时。 2.以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支气管收缩为主,临床表现为面部、胸部及全身皮肤潮红,眼结膜充血并伴有头痛、头晕、脉快、胸闷、心跳加快、血压下降。有时可出现荨麻疹, 3.特点是发病快、症状轻、恢复快。 二、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 (三)预防措施 1.不吃腐败变质的鱼,特别是青皮红肉的鱼;销售鲜鲐鱼应冷藏或冷冻,保持鲜度。 2.选购时注意新鲜度,及时烹调或盐腌。防止鱼类腐败变质。 3.烹调时采取去毒措施:彻底洗刷鱼体,去除鱼头、内脏、血块,然后将鱼切块,用水浸泡4-6小时,烹调时再加入雪里蕻、或红果,不宜油炸或油煎。 4.过敏体质的以不吃此类鱼为宜。 毒蕈图片 三、毒蕈(mushroom)中毒 蕈类又称蘑菇,是一类真菌,可食用蕈近300种,有毒蕈类约有100种,常引起人严重中毒的有10余种。分别是:褐鳞环柄菇、肉褐麟环柄菇、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