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利用实作方式改善架空地线遮蔽角提升输电线路耐雷能力
工程科技與教育學刊 第 11 卷 第 1 期 第61 ~69 頁 民國 103 年3 月
利用實作方式改善架空地線遮蔽角提昇輸電線路耐雷能力
1 1* 2 1
劉國才 、陳盟仁 、吳有基 、葛世偉
1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電機工程系
2 國立聯合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
E-mail: mengjen@cc.kuas.edu.tw
摘 要
雷擊事故的發生除了會造成線路事故影響供電品質外,還會造成系統設備損壞。台灣處於亞熱帶地區,
且輸電線路大部份位於山區和曠野之中,輸電線路走廊雷電活動頻繁,致使輸電線路在雷雨天經常遭受雷
擊發生事故。本研究主要透過利用實作方式改善架空地線遮蔽角提昇輸電線路耐雷能力。結果顯示改善架
空地線遮蔽角之後雷擊事故的確大量減少,達到預期效果 。本研究最大的價值是可做為輸電線路耐雷能力
改善實務的重要參考。
關鍵詞:架空地線 、遮蔽角 、實作方式 、橫擔改造、雷擊 。
1. 前 言
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時,會直接或間接引起電壓驟降,導致生產設備跳機,造成產業界巨大的損失,尤
其以高科產業更嚴重,因此提升電力品質實在有其必要性。台灣處於亞熱帶地區,輸電線路大部份位於山
區和曠野之中,輸電線路走廊雷電活動頻繁,致使輸電線路在雷雨天經常遭受雷擊發生閃絡事故[1], [2] 。
電力系統為確保供電安全,會採取一系列的防雷改善措施和防雷保護裝置,例如降低桿塔接地電阻、放寬
弧角間隙或裝設外加間隙型線路避雷器等措施。這些措施中以降低桿塔接地電阻值最為常用,容易實施,
也較為經濟,是效果明顯的一種方式。然而,對於山區土壤電阻率高且易受雷擊的區段,降低桿塔接地電
阻難度很大,難以達到效果。況且,增加礙子串的長度以提高絕緣水平,除了受到桿塔結構及山區走廊寬
度的限制外,同時還要顧慮到與線路與變電所間的絕緣協調,即使方便可行也會增加投資成本,降低經濟
效益。
輸電線路的防雷保護大致可分為四個發展階段[3]-[5] 。第一階段1930 年以前,是以防止感應雷為主的
階段。由於當時線路電壓等級很低,輸電線路防雷措施是以防止感應雷引起的雷害事故為主要的研究目標。
降低相導線的感應電壓,在輸電線路相導線下方加裝了地線,作為耦合地線使用。第二階段 1930 年至 1950
年,以防止直接擊雷為主的階段,也是雷電參數進行系統歸納設計的時期。這一時期美國於 1923 年新建完
成 220kV 高壓輸電線路。由於運行後發生多次大雷害事故,促使了防雷工作的迅速發展。但隨著輸電線路
電壓等級的提高,線路絕緣水準也大大提高,感應過電壓已不可能使礙子串絕緣閃絡。在這種情況下,人
們開始認識到直接擊雷是線路雷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各國進行了大量的雷電觀察,提出了用行波理
論來計算絕緣子串兩端電壓的方法。第三階段 1950 年至 1962 年,為美國OVEC 345kV 線路異常高的閃絡
率所引起的爭論和對以前的防雷計算方法和數據進行重新評估的時期。這場爭論極大的推動了線路防雷研
究工作的進展,使理論分析、現場測試、模擬試驗和運行經驗的累積等方面的工作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第
四階段1962 年前後至今,為模擬試驗、現場實測、概率統計方法和計算機綜合使用的階段。
本研究主要透過利用實作方式改善架空地線遮蔽角提昇輸電線路耐雷能力。結果顯示改善架空地線遮
蔽角之後雷擊事故的確大量減少,達到預期效果 。
Journal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 ISSN 1813-3851
62 劉國才、陳盟仁、吳有基、葛世偉
2. 雷電參數
2.1 雷電參數
在電力系統的防雷設計中,必須考慮與雷電有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交通应急指挥系统.PDF
- 产业生态学的回顾与展望应用生态学报.PDF
-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评价.pdf
- 人人享有宽带-Huawei.PDF
- 人口因素如何影响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PDF
- 人工异向介质调控电磁波化特性的试验与仿真研究-物理学报.PDF
- 人工智慧起飞-工业技术研究院.PDF
- 人工智能及在制冷与压缩机技术中的应用.PDF
- 人工智能引发欧盟互联网企业大冲突手术机器人领域竞争观察.PDF
- 人工林多功能经营技术体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PDF
- 利用多条极小间距矩形顶管建造大型地下商业空间的设计与施工技术.PDF
- 利用数值风洞试验进行四种天文圆顶的风载研究-南京天文光学技术.PDF
- 利用模量模型识别的VSC-HVDC输电线路纵联保护-电力系统自动化.PDF
- 利用约束性CA制定城增长边界-BeijingCityLab.PDF
- 利用雨滴谱检验毫米波雷达速度数据方法研究-暴雨灾害.PDF
- 制药工业改善能效和节约成本的机会-EnergyAnalysisand.PDF
- 刺激的编码效力对重复知盲的影响-心理学报.PDF
- 刻芽扭枝和去顶梢对富士苹果枝条导水率激素含量-中国农业科学.PDF
- 刹车片ECE-R90试验与认证-中富标Forayco.PDF
- 剥皮机挤压揉搓机构中曲沟球轴承的试制及其承载能力.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