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物理试验.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核物理试验

第1章 核物理实验 1.0 核物理实验和安全防护基础知识 1896 年法国科学家贝可勒尔(A.H.Becquerel )发现了放射性现象,之后居里夫人 (M.Curie )发现了新的放射性元素并对其性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此,一门崭新的学科 ——原子核物理学诞生了,人类迈进了原子核物理时代。现在,原子核物理实验技术在当代 科技发展中已经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为核衰变和核反应的研究以及为原子能工业等 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而且在医学、天体物理、材料科学、固体物理、考古研究,特别是工 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1.0.1 核辐射的定义 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 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否则,称为非 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 α、β、 质子等带电离子。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子(γ 射线和 Χ 射线)、中子等不带电离子。 1.0.2 射线探测器 原子核发生衰变时,会发出 α、β、γ 射线,核反应时会产生各种粒子,根据射线和粒子 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的不同,所使用的探测器也不同,一般分成信号型和轨迹型两大类。 信号型探测器 信号型探测器的基本原理是当一个射线粒子进入探测器的灵敏区域时,探测器会产生可 以观察和记录的电信号。信号型探测器是低能核物理实验最常用的射线探测器,根据工作物 质和原理的不同,信号型探测器又分成以下几种: 1.气体探测器 气体探测器的工作物质是某些特殊的气体,当它们受到射线照射时发 生电离,正、负离子被电极收集而产生电信号。如 G-M 计数管、电离室、正比计数器等。 在核物理发展的早期,气体探测器是应用在广泛的射线探测器。气体探测器的优点是制作简 单,成本低廉,性能可靠,使用方便,信号幅度大,易于纪录,缺点是时效时间长,探测效 率低。 2.闪烁探测器 闪烁探测器的工作物质是有机或无机的晶体闪烁体,射线进入闪烁体 发生相互作用,会使闪烁体电离激发而发射荧光。从闪烁体发出的光子激发出光电倍增管光 阴极的光电子,该 电子经过多个阳极倍增放大后,在阳极负载上产生电信号,我们实验室使 用的闪烁探测器是 NaI(Tl)单晶 γ 射线探测器。 3.半导体探测器 半导体探测器用半导体材料制成 pn 结,射线粒子进入结区后,产 生电子—空穴对,在电场作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 向两极漂移,于是在输 出回路中形成电信 号。常见的半导体探测器有金硅面垒半导体探测器(用于探测 α 射线)、锂漂移探测器(分 为锂型、锗锂型)、高纯锗探测器等。 轨迹型探测器 这类探测器能给出粒子运动 的轨迹,有的还能测出粒子的速度、性质等,例如乳胶、固 体径迹探测器、威尔逊云室、气泡室、多丝正比室等,这些探测器多用于高能核物理实验。 1.0.3 常用的核物理实验技术 能谱测量技术 能谱测量技术利用探测器的输 出脉冲幅度与入射粒能量成正 比的规律,可测得与其强度 的关系曲线,这条曲线叫做能谱 。利用能谱我们可以了解射线能量与强度的关系,了解射 线 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如 γ 能谱测量等。还有一种方法是能量色散法,根据不同能量的带电粒 子具有不同的动量而在磁场 中运动 的轨迹不同的规律,可以把具有不同能量的粒子区分开, 如 α 和 β 磁谱仪等,这是 目前分辨最好,精度最高的方法。 符合测量技术 符合测量是研究在核衰变和核反应过程中,在时间上、方向上相互关联的事件的技术。 这些相关事件反映了原子核的内部结构及运动规律。用符合测量技术可以研究 γ-γ 角关联的 规律,测量核激发态寿命和某些放射源 的活度,如本单元的符合测量实验等。 时间谱测量技术 核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如激发态寿命、正电子在物质中的湮没寿命、核子的飞行时间 等,是核物理实验中经常测量的量。但这些时间很短 (10-12s 量级 ),用一般的计时仪器难 以 测量。实用中使用时/幅变换器,把时间差信号变成电脉冲,该 电脉冲的幅度正 比于时间的 长短,再用多道分析器分析这些脉冲,从而达到测量短时间的 目的,如正电子在物质中的湮 没寿命测量实验。而这类实验还采用了符合法,可见核物理实验技术是综合运用的。 散射实验与无反冲共振吸收技术。 历史上,散射实验在研究核幅射粒子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