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第2章旅游资源地理-(精品课件).ppt

中国旅游地理-第2章旅游资源地理-(精品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旅游资源地理研究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特性 一、旅游资源概述 1、概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根据国标) 其他旅游资源的概念 1.朱玉槐(1993):“旅游资源是经过人们开发,并在特定时空内被利用的,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界和社会界的客观存在。” 2.田里(1998):“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人工创造物。” 3.李天元(2000):“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4.刘振礼:“现代社会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与因素的总和。它们能够被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且在通常情况下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旅游资源的特性 观赏性与文化性 地域性与广域性 季节性与节律性 组合性与整体性 永续性与不可再生性 时代性和变异性 三、旅游资源的范畴 内容丰富: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土民情、生产商业场所、文教单位、科研基地、文化名人、自然灾害、战争、监狱、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热情友好的服务等。 领域广泛:  从最高峰到水下(地球里面),从繁华都市到荒无人烟的沙漠、极地,从地球到太空,从农业到工业,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现象等,无不涉及旅游资源。 案例分析 旅游资源的定义至今尚无统一定论,尽管在旅游学界常常被定义为能够被旅游业所利用、并能够带来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但具体所指含义不清,且范围过大、过于笼统;其次旅游资源的内涵和外延模糊,没有明确的界定范围,旅游资源的内容具有不确定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果从发展的眼光看,任何事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转化为旅游资源。随着经济发展以及科技进步的影响,生活环境发生变化,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发生变化,许多原本不被认为是旅游资源的客体成为旅游市场的热点,例如,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开始返璞归真,向往原本司空见惯的田园风光。某些事物从其初衷来看,旅游业只是从属效应,例如 “温州模式”曾和“苏南模式”、“珠三角模式”一起被中国经济学界并称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模式。而随着“温州模式”的日益叫响,“温州经济探秘游”已成为温州重要的旅游亮点,给温州旅游市场注入了巨大活力。尽管温州的天然旅游资源很丰富,有闻名中外的雁荡山、楠溪江,也有璀璨的瓯越文化遗迹。但很多游客来温州,根本不去游山玩水,而是要到民营企业去走一走,参观考察这里“前店后厂”的生产模式,到大虎打火机、康奈集团等民营企业的车间和桥头钮扣、柳市低压电器等一些专业市场去看一看。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温州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23万人,同比增长21%,旅游业总收入达65亿元,同比增长了30%,旅游收入占温州市国内生产总值的6.99%。温州市旅游局的一份报告也把“中国温州经济探秘游推向国际市场”作为2002年的工作重点。据统计,来温州参观考察的海外游客近年来每年都以40%至50%的速度增长。 案例提示: 充分理解旅游资源内涵有什么意义?“温州经济探秘游”旅游产品为何能赢得市场青睐?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和分布 一、旅游资源的分类 (一)按照旅游资源本身的属性分类    按照旅游资源本身的属性及其组成要素进行分类: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国家标准的分类方法 2003年国家颁布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2003) 国家标准分类系统: 包括8个主类、 31个亚类、 155个基本类型。 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 (二)根据旅游活动的性质进行分类 观赏型旅游资源 运动型旅游资源 休(疗)养型旅游资源 娱乐型旅游资源 特殊型旅游资源(如具有科学考察价值的旅游资源)等 (三)根据旅游资源的吸引级别分类  1.国家级旅游风景资源    2.省级旅游风景资源   3.市(县)级旅游风景资源 二、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 地域性 地带性 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自然旅游资源—各地自然条件(大气环流、水热分布、地质运动等)—地带性 人文旅游资源 第三节 旅游资源审美 一、旅游资源审美研究的意义 二、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 (一)形态美特征 旅游资源的形象美,泛指地象、天象之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综合美。可概括为雄、奇、险、秀

文档评论(0)

夏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