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PPT】植物组织培养培训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PPT】植物组织培养培训资料.ppt

植物组织培养;一、 植物组织培养的分类及 相关概念;2 根据培养过程不同,分为 初代培养(primary culture) 继代培养( subculture) 3 根据培养基物理状态,分为 固体培养(solid culture) 液体培养(liquid culture) ;4 相关概念 (1)外植体(explant):由活体(in vivo) 上提取下来的,接种在培养基上的无菌细胞、组织、器官等。 (2)愈伤组织(callus):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形成的一团无序生长状态的薄壁细胞。 (3)分化(differentiation):指由受精卵经细胞分裂,引起极性生长发育成种子,经根、茎、叶生长,开花结实,形成完整植株。;(4)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器官产生无分化状态的愈伤组织的过程。 (5)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将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转移到适当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这些无定形的愈伤组织又会重新分化出根、茎、叶的完整植株的过程。;二、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及特点;原理: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须的全套基因,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 差异: (1)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 (2)受精卵分化后的细胞中,体细胞的全能性比生殖细胞低。 ;潜在全能性的原因: 基因表达的选择性 科学研究表明:处于离体状态的植物活细胞,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的作用下,就可能表现出全能性,发育成完整植株。人工条件下实现的这一过程,就是植物的组织培养。 要使细胞全能性表达出来,形成完整植株,除了生长以外,还要经过分化、脱分化和再分化等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 受精卵—分裂、分化—种子—萌发— 完整植株(具有根、茎、叶、花、果实) 在离体条件下: 离体组织、器官 (在培养基上) 细胞分裂(脱分化) 愈伤组织 再分化 完整植株(具有根、茎、叶、花、果实);(二)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植物体 (分离)外植体 (脱分化)愈伤 组织 (再分化)生长点 完整植株(具有 幼根、幼茎) ;;(三)植物组织培养条件: 含有全部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一定的温度、空气、无菌环境、适合的PH、适时的光照。 (四)离体器官的分化方式主要有三种; 1 、由分生组织直接分生芽 2 、由分生组织形成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实现细胞全能性。 3 、 由游离的细胞或原生质体形成胚状体(embryoid),直接重建完整植株,或制成人工种子后重建植株;(五)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 1、优越性:可以在不受植物体其他部分干扰的情况下研究被培养部分(外植体)的生长和分化规律。 2、 特点: (1)取材少,培养材料经济 (2)人为控制培养条件,不受自然条件影响。 (3)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 (4)管理方便,利于自动化控制 ; 3、重要性: (1)理论上:是研究细胞学、遗传学、育种学、生物化学和药物学等学科的重要手段。 (2)生产上:在农学、园艺、林业和次生代谢物工程等生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三、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历史;1960年,E. C.cocking采用纤维素酶,果胶酶等酶制剂分离番茄幼根,获得大量健康的原生质体。 1962年,Murashige和Skoog在烟草培养中筛选出至今仍然被广泛使用的MS培养基。 1964年,印度科学家S. Guha和 Msheshwari培养南洋金花未成熟的花药时,发现了由大量胚状体形成的小植株(单倍体植株)。 罗士韦是我国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30年代即开始离体根的培养,随着又进行幼胚和茎尖的培养。;7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掀起了单倍体育种的高潮,在小麦、水稻、烟草、玉米、三叶橡胶等作物上取得了一批有意义的成果。 80-90年代,全国研究工作内容明显倾向无性系的快速繁殖,许多机构开始转向应用,成为生产实体,如甘蔗、草莓、葡萄、菠萝、香蕉,各色观赏植物等。 现在,我国在原生质体培养,体细胞杂交、突变体筛选、去除病毒、次生代谢物的发酵生产、人工包装超级种子等方面都有了进步。;四、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3、远缘杂交:利用组织培养可以使难度很大的远缘杂交取得成功,从而育成一些罕见的新物种。比如辽宁果树研究所利用这一方法获得了苹果与梨的杂交种。 4、突变育种:采用组织培养可以直接诱变和筛选出具抗病毒、抗盐、高赖氨酸、高蛋白等优良性状的品种。象中国林科院用逐步加大培养基中盐的浓度,直接获得耐盐的杨树株系。 ;5、基因工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