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阶段(中国近代经济史-南开大学-龚关)
3.洋务运动的兴起 甲午战争后,外国在华企业投资增长比战前快了很多。 工矿运输等行业的投资上升很快,但外国在华投资的基本性格仍是“商”而不是“工”。 投资地区集中在中国沿海的大城市,以及利用特权修建的铁路沿线。 各国在华投资不平衡。 2418 1135 528 各国合计 236 220 俄 1013 213 1 日 81 151 93 德 144 76 37 法 214 52 23 美 846 407 155 英 1930年 1914年 1902年 国别 外国在华直接投资国别统计 单位:百万美元 3.中外贸易及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 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进口以直接消费资料为主,出口以农产原料及手工制品、半制品为主的格局没有改变。但进口中生产资料比重增加;出口中农产原料比重上升幅度较大,手工产品比重下降,后期机制品出口比重增加。 839 2175.1 789 1046.9 890 1128.2 1925-1929 650 1685.7 571 758.3 732 927.2 1920-1924 437 1134.1 424 562.1 451 572.0 1915-1919 364 945.5 315 417.7 417 527.8 1910-1914 285 738.6 230 304.9 342 433.7 1905-1909 205 531.4 183 242.7 228 288.7 1900-1904 148 383.3 142 189.0 153 194.3 1895-1899 100 259.4 100 132.7 100 126.7 1890-1894 基准指数 百万关两 基准指数 百万关两 基准指数 百万关两 贸易总值 出口净值 进口净值 年 份 中国进出口贸易值统计(五年平均值) 中国国际收支的恶化 巨额贸易逆差加上战争赔款导致巨额国际收支逆差,主要靠华侨汇款和外人在华开支弥补。 (二)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历届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 政策趋向:从“重本抑末”到“通商惠工”。 三次经济立法高潮: 清末新政时期 北洋政府初期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2.国内市场与商业、金融业的发展变化 国内市场的扩大:(1)农产品商品化。 21.8% 1920 15.8% 1894 10.0% 1840 商品率 年 代 粮食商品率 主要农产品商品值增长率 1.8% 1920-1936 1.6% 1895-1920 1.3% 1840-1894 增长率 时期 (2)埠际贸易值 4.0 1.5 — 增长率 6.4% 70.0 1920 1.8% 14.0 1894 — 5. 6 1840 年均增长率 贸易值 年代 埠际贸易值及增长率 单位:亿元 1920-1936年间,国内市场商品值增长了82.1%,年均增长率为3.8%,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54%,年均2.7%。 商业的新变化: 新式商业的崛起——商业的三重结构(外资商业、华资商业、传统商业) 金融业的发展变化: 票号业由盛转衰——钱庄业的波动型发展——中国新式银行业的兴起 中国通商银行 交通银行天津分行 金城银行天津分行 3.工矿交通业的艰难发展 工矿业: 清末的初步发展——民国初年:民族工矿业的“黄金时代”——二三十年代的调整、改革——化学工业的崛起。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商办轮船业的发展——铁路建设的两次高潮——公路建设的逐步展开——民用航空事业的发端。 手工业的新发展: 传统手工业一部分衰落,一部分获得新的发展——新手工行业的出现。 (三)农村封建生产方式的延续与变化 1.农业生产关系状况及其变化 封建地权分配关系继续占统治地位 30年代中期,中国占农村人口不到4%的地主,却占了40%以上的土地;富农占人口不到7%,占地约20%;占人口多数的贫雇农农拥有的土地却很少。 封建租佃关系及其变化 租佃关系的范围在扩大——实物地租仍占主要地位——地租率呈逐渐增长的趋势——预租制、押租制呈逐渐增长趋势。 农业新经营方式的出现 经营地主和富农经济的发展——农牧垦殖公司和资本主义中小农场出现。 * * 第一章 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 5892 227 513 1677 1724 197 306 1952 3304 227 237 606 1181 137 289 1933 2667 201 229 520 997 69 242 1913 1560 171 99 216 630 39 206 1890 715 111 34 13 188 22 219 1820 世界 印度 俄国 美国 欧洲 日本 中国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中外比较 单位:10亿国际美元(1990年) 2606 372 18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pdf VIP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8课《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精品课件(含视频).pptx
- 2025年党支部书记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中央八项规定专题党课讲稿(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看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docx VIP
- 3.3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件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pptx
- 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doc VIP
- 现代畜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畜牧业发展历程).ppt VIP
- 座便器检验报告.pdf
- 线上音乐特色作业说民乐-奏民乐设计.docx VIP
- QB∕T 5362-2019 玻璃器皿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可复制版).pdf
- TCESA 1177-2021 非结构化数据应用分级要求.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