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开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这对父子的了不起。 (三)能划出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语句,体会这些描写在表达人物品格方面作用。 (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能用自己的话谈谈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重点、难点 (一)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子的了不起。 (二)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体会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一)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熟读课文。 (二)教师准备课件,查找有关地震的视频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创设情境 1.观看“地震”的短片。 2、播放关于地震后废墟的图片(配乐) 师:在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的人们像往常一样井然有序地生活。突然,一场大地震发生了,短短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房屋倒塌,30万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几万人被掩埋在废墟之中,而就在这堆废墟里,有一对父子,创造了一段奇迹。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感爱这种浓浓的爱。(板书,齐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大地震的情景,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直面触摸课文,营造了良好的感情铺垫,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 二、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是一对________的父与子。【预设】学生:了不起 2、什么样的人称他为“了不起”?【预设】勇敢的,不怕困难的,伟大的,超于常人的人。 三、品读感悟,体会亲情。 课文为什么要用“了不起”这个词语来形容这对父子呢?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 默读1-12段 (一)了不起的父亲 1.高尔基说: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找出能看出父亲的了不起的语句。 2.学生汇报:(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 重点抓住“冲”这个动作,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担心的心情。 (2)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A.引导体会父亲失去儿子的撕心裂肺的悲痛心情。B.指导有感情朗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3)理解重点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改写成诗歌的形式,字字读,句句读,遍遍读,都能读出不同的含义) 引导学生体会:A.时间之漫长 B.过程之艰难C.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D.当时的情况危险。 作者不厌其烦地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罗列出来,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36小时大约是1天半,父亲在1天半的时间里,他一直在挖!父亲是人,不是机器,如此长时间工作,他一定会非常累,辛苦。他需要水、食物,36小时里,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他一直在挖!这是一种常人所不能承受的。 ②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 引导学生从人物外貌描写中体会父亲坚定的信念,感受伟大的父爱。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3.此时的地震还未停息,36小时里,有可能会产生什么?(余震,爆炸)难道没有人阻止他吗?请找出来。 【预设】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警察、好心人、消防队员……… 4、身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折磨都不能把这位父亲打倒,是什么力量的支撑着他呢? 【预设】是他对儿子的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板书:不论……总……) 加深理解,体会它是父亲的坚定信念的力量源泉。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话支撑着父亲,更是支撑着在废墟底下的儿子。 默读13-23自然段 (二)了不起的儿子 1. 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 过渡:父爱成就了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也成就以一位了不起的儿子。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儿子的了不起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 【预设】“不,爸爸………” 【引导】这是一种_舍己为人_的品质。哪个字最能体现儿子的了不起?(板书:让)让出了一条生命的通道,让出了他舍己为人的品质。齐读。 3.让我们一起分享它们劫后重生、亲人团聚的喜悦。 齐读: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4.看完了这段父与子的奇迹,看完这个感人的故事,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同桌交流,谈感受。 【设计意图】这部分是本课的重难点,通过扣住文中的重点词,关键句,反复读,细细品味领悟“父亲”的了不起,受到崇高亲情的感染、熏陶。同时让学读懂作者用来表感情的语言形式,了解课文的语言特色。 四、激情升华,拓展延伸。 过渡:从这对父子身上,我们感受到了这种平凡、朴实却又伟大、深沉的父爱,让我们一起看看一些孩子们对父亲爱的宣言。 1.观看课件,听朗诵,感悟父爱。 2.让我们把心中对父亲的感激化为一句简单的话语,写下来。 【设计意图】听感人的朗诵,与温馨的画面相互配合,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将文本的主题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