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内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研究评述
国内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研究评述
摘要: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她创作方法多样,题材深刻,受到中外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近30年来,国内对欧茨的研究呈现出越来越热的态势,其作品的深刻思想性吸引了更多学者对其人其作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研究;当代美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71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4)02-0143-04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Joyee Carol Oates)是美国当代极富盛名的女作家、戏剧家、评论家和诗人,她用极其娴熟的写作技巧为人们勾勒出美国20世纪30年代以来史诗般的人间众生图。在美国作家中,欧茨可以说是最为多产的一位。自1963年发表处女作《北门边》以来,欧茨已出版53部长篇小说,8部中篇小说,27部短篇小说集,6部青年小说,3部儿童小说,还有其他多部诗集、戏剧、评论集、回忆录等。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勤奋笔耕,欧茨凭着作品中深刻的主题和精湛的文风赢得了评论界的广泛赞誉,并获得美国全国图书奖、欧?亨利短篇小说成就奖、马拉默德笔会终身文学成就奖、英联邦杰出文学贡献奖等诸多奖项,还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欧茨的作品题材丰富,兼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超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的风格,这为评论者和读者提供了广阔的分析和阐释空间。国内学界对欧茨的翻译和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到了90年代中期,从单纯译介转向对作品进行呈现和分析。2006年以后,随着《欧茨文集》的出版,国内欧茨研究开始从文内研究转向文
一、犹抱琵琶半遮面:早期译介与研究(1974-1994)
国内对欧茨的翻译始于1974年刘以鬯翻译的长篇小说《人间乐园》,这本在香港出版的作品开启了国人认识欧茨的历程。大陆学界对欧茨的研究和翻译则始于1979年。1978年1月,山东大学校长吴富恒召集国内美国文学界的学者齐聚山东大学共同商议对美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和研究,会上“确定了美国文学研究11个方面和重点作家,分工到一些高校和研究所进行专题研究,并建议翻译出版《第22条军规》等一批经典作品”,欧茨作品的研究和翻译也随之踏上征程。1980年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推出了宋兆霖等翻译的长篇小说《奇境》。1982年,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了由李长兰、熊文华、樊培绪、陈可淼翻译的《他们》。1991年,由庄彦翻译的《玛丽亚娜和她的情人》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
1979年以来,欧茨早期的短篇小说相继被翻译出版。一部分发表在国内各个刊物中,而另一部分则收录在其短篇小说集中,这其中包括欧茨在1967年获得欧?亨利奖第一名的短篇小说《在冰山里》和1985年获得欧?亨利奖的《似水流年》等名作。1985年,《当代外国文学》第3期刊载了桑福德?平斯格所做的对欧茨的一篇访谈《乔伊斯?卡洛尔?欧茨访问记》,其中提到了欧茨小说中常以高等院校为背景的问题。这一系列翻译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推动了欧茨研究在中国的兴起,但此时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功用主要是向中国读者介绍欧茨。发表于1980年的《乔伊斯?卡?欧茨的崛起》一文是中国最早介绍欧茨的评论文章,文中第一次提出了评论界指责欧茨作品中暴力情节过多的问题,并引用欧茨的话进行回应:“我并不是凭空臆造底特律的街道的。当我写一个人谋杀或者自杀时,我的思想是从哪儿来的呢?是从数百个不同的例子中汲取的,是从我们民族的暴力和玩世不恭的性格中汲取的。”而后其他相关文章陆续发表,其中女性问题开始进入欧茨研究者的视角。1987年燕萍在《外国文学评论》第4期发表的《J.欧茨的(冬至)对女性心理的新探索》,分析了欧茨的早期小说《冬至》中以两个女性朋友的情感和友谊为叙述对象这一独特视角,并援引弗吉尼亚?吴尔夫的观点表明欧茨在女性心理叙述上的创新性。
这一时期的评论文章常以清新隽永、自然流畅的语言将欧茨其人其作生动呈现在读者面前,引发了读者对作家作品的深切关注。虽然是浅显的介绍,却不落俗套,颇具风格,这可以说是早期欧茨研究的一个特点,而这些学者的开拓性贡献也为后来的研究埋下了伏笔。比如在上述文章中,学院小说、暴力和女性的主题就已经被学者发现和提出,并在后来的评论中一直延伸下去,至今还备受重视。
二、千树万树梨花开:作品主题及作家创作观的呈现(1995-2005)
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国内欧茨研究的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的翻译活动还比较零散,自从《光明天使》的译本推出后,欧茨的作品在中国渐入外国文学翻译的主流,人民文学出版社在2003至2005年间连续出版了三部译作:《浮生如梦:玛丽莲?梦露文学写真》《中年――浪漫之旅》和《我带你去那儿》。台湾与此同时也翻译出版了两部译作《野兽》和《强暴:一个爱的故事》。一系列短篇小说也相继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