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章 金针菇栽培 本章主要内容 一 简介: 1 金针菇的保健价值 2 金针菇的栽培史 二 金针菇的生物学特性 形态特征、营养要求、环境因素、栽培品种 三 金针菇的栽培技术 1 袋料栽培 搔菌法、直接出菇法、再生法 2 生料栽培法 简 介 1 金针菇的保健价值 2 金针菇的栽培历史 2.1 古代栽培史(唐末-晚清) 2.2 近代栽培(20世纪初-五六十年代) 2.3 现代栽培(60年代以后) 第一节 金针菇的生物学特性 一 金针菇的形态特征及习性 1 菌丝 2 子实体 2.1 菌盖 2.2 菌柄 2.3 菌褶 2.4 孢子及孢子印 二 生活史 三 生活条件 2 温 度 3 水 分 4 空 气 四、栽培品种 三明1号菌株 FL21菌株 FL8909菌株 FL8-10白色杂交菌株 第二节 栽培技术 一 袋料栽培 1 培养基的配制 2 装袋 3 灭菌 4 接种 6 管 理 6.1 搔菌法管理技术 6.1.1 搔 菌 目的:去掉老菌种块,培养基表面长出新菌丝,新菌丝生命力强,长出子实体的能力强,同时,菌柄的伸长好,比不搔菌的更坚挺。 搔菌时机:接种20天后搔菌。 搔菌方法:将棉花塞和套环去掉,翻卷塑料袋口,下卷离培养基3-4cm,用灭菌手耙,把培养料表面的一层菌膜连同老菌块一起轻轻耙去,不可耙去培养料以免损伤菌丝,难于愈合。 6.1.2 催蕾 目 的:促使子实体原基的大量发生。 催蕾成功的关键:适合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温 度:13-14℃。低,蕾少;高,菌柄参差不齐。 湿 度:搔菌后,培养基暴露,容易散失水分。85-90%之间。 菇蕾发生的征兆:搔菌后4-5天,表面逐渐形成一层白色的棉状物及琥珀色的水滴,这是原基出现的前兆。再过2-3天,无数白色或淡黄色的原基大量发生。 6.1.3 子实体的生长 6.1.4 采 摘 子实体长到15cm时可以采收。 6.1.5 第二、三潮菇的栽培管理 去掉残柄同时搔菌 翻卷塑料袋口 保湿并通气 现蕾(当温度在13℃左右时,3-4天;温度低于13℃时,5-6天。) 6.2 直接出菇法管理技术 特点:不搔菌,比搔菌法提前3-5天出菇。与搔菌比较的不同之处: (1)加大接种量是直接出菇法取得高产的关键(在中央孔、培养基表面都要接种。 ) ( 2)催蕾和生长 第一批采摘后,去掉老菌种,然后进行第二、三批的出菇管理。 (3)子实体不如搔菌法整齐、挺拔,产量基本相同。不易污染、成功率高,采完一批可丢弃。 6.3 再生法管理技术 (1)再生法概念 待原基形成以后,不及时通风换气,使菌柄不断细长化,而菌盖不形成。当菌柄长到一定数量后,吹风干燥,使菌柄枯萎。当湿度条件再次满足,加强通风换气,不断生出新的侧枝,最后,形成数量极多的子实体。该法产量高,可控制出菇时间。 (2)再生法配套技术 2-1 制袋技术 与搔菌法比较,其差别在于:(1)含水量要求高些,70%为好,利于再生时补水;(2)装套环时,套在距离培养基表面3-4cm处。 2-2 接种技术 接种分布均匀,接种量适当大些 2-3 培养措施 23℃左右培养,一般25天可长满菌袋。长满后降室温10-15℃。通过光线诱导,促进袋内菇蕾形成。 2-4 栽培管理 2-4-1 再生技术 先在套环与培养基的空间处形成原基。不急于打开袋口,让原基继续生长至菌柄2-4cm时开袋。 2-4-2 子实体生长 A 特点:诱导二次原基发生 B 开袋后的管理: 6.4 两头出菇法栽培技术 6.4.1 两头出菇的概念 栽培时打开塑料袋两端,不套筒。柄短、盖大、形状酷似野生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