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出版家陈起出版的设计编辑的方法的研究.docVIP

南宋出版家陈起出版的设计编辑的方法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宋出版家陈起出版的设计编辑的方法的研究

南宋出版家陈起出版的设计编辑的方法的研究   摘 要: 本文对南宋出版家陈起的出版设计和编辑方法进行了研究。从内容上讲陈起对所编刻书籍常常亲自编辑,精心取舍,除了选稿时的严守标准外,还表现在他整理记刻唐人诗文别集上,编辑方法多种多样,本文着重讨论陈起在出版过程中稿件的获取。   关键词: 南宋出版家陈起 出版设计 编辑方法   南宋出版家陈起刻书质量之高,是得到盛誉的。清人法式善在《存素堂文集?跋〈江湖小集〉》中言:“旧本提宋陈起编……世所藏宋善本,皆其所刻,又称陈道人雕版者也。”清人杨守敬在《日本访书志?披沙集》中称:“盖陈氏在临安刊书最多,而且精也。今观此本,刻印雅洁,全书复完美无缺,信可宝也。”这些都可以证明陈起的刻书内容和形式都很精美。   一、出版设计   从内容上讲,陈起对所编刻书籍常常亲自编辑,精心取舍,这与其身份有关。他不仅是个书商,还是一个小有名气的诗人。他在选择出版时必然体现了其作为一个文化人的审美情趣、创作风格乃至思想价值趋向,这表现在他选择出版江湖诸集以至于形成一个诗歌流派,被时人称为“气貌老成闻见熟,江湖指作定南针”(叶茵《赠陈芸居》)。再者,陈起对所出的每首诗歌都斟酌再三,慎而又慎,眼光独到。据张至龙《雪林删余》自序:   予自髫龄癖吟,所积稿四十年,凡删改者数四。比承芸居先生又为摘为小编,特不过十四之一耳……予遂再挽芸居先生就摘稿中拈出律绝各数首,名曰《删余》……芸居所删,非为芜滓设,特在少而不在多耳。   张至龙在当时亦有名,可陈起不迷信“大家”,只论作品,在通观全稿后,根据自己的标准,多次删定张至龙的诗稿,在编审过程中付出辛勤的劳动,而且得到作者的肯定。编者与作者双方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通力合作,共同为提高出版物质量作出努力。   除了选稿时的严守标准外,陈起在出版时还忠于原著,不以己意妄改前人著作,尽量保存书籍原貌。叶德辉在《郎园读书志?李群玉诗集》中对此有记述:   明郎瑛《七修类稿》言陈道人刻诗,于缺字处多以意补,今观此集,缺而未补者正多。   陈起编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精于校勘的态度,可能与当时学者整理古籍的风气有关。在这一点上,陈起所刻书与一般的书坊刻本质量自然两样。   陈起刻书内容之精还表现在他整理汇刻唐人诗文别集上。为了使自己的出版物不成为别家出版的简单重复,而很快被湮没,陈起选择出版了一些不太出名的“小家”,以独特的出版内容抢占有限的市场份额,适应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这种方法直到今天,也是出版商用来提高自身生存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更是从长远角度提高整个出版质量的保证。这个恐怕就不是从编者自身的审美要求、价值趋向出发的了,而是出版者充分考虑到读者、社会的需求,自觉地调整自身的选题出版计划。陈起的出版活动反映了某些现代出版理念,是古代出版者在长期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所以我们在研究编辑出版时,常常将陈起父子称为我国古代“最早的职业编辑”(姚福申在其《中国编辑史》中就用了这样的字眼)。   内容是出版物的灵魂,形式同样重要。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只有同样高质量的刊印装帧形式才能受到爱书者的珍视。据现存书籍看,陈起刻书的形式大致为:   版式。每行有直线,上下左右有黑粗线,即“四周双边”。南宋刻书大体为“四周双边”,不同于北宋的“左右双边”的版式,其栏线粗细有则,行格之间疏朗隽美。   行款。每半叶十行,行十八字,几成定制。虽然陈起刻书多为随到随刻,而非成于一时,尤其是他出版的江湖诸集,大多保持这一规格(现所见皆是),成为书棚本唐人集的判定刻本的依据之一。   版口。黑口,有上鱼尾,其下记有集名、卷数。   字体。字体严整,端庄秀雅,近似欧体。北宋刻本多为欧阳询字体,南宋时已经掺杂柳、颜字体,陈刻袭古制仍用欧体。   其他,如纸张用墨情况,因经历多年,书多陈旧,较难看出纸墨之色,但仅看其字迹仍清晰可见,当时的用料精良可窥一斑而知全豹。   其所刻《唐女郎鱼玄机诗集》字体隽美,刀法剔透,纸墨精良不可多得,是历代藏书家的珍品,《四部丛刊》亦以此本为底本影印。即使与监本《周易正义》、私刻本廖莹中“世彩堂”刻《昌黎先生集》,这些受前人推奖备至的刻本相比,也毫不逊色(参见苏州大学戚福康博士论文《古代书坊研究》)。国子监雕印的经书,一方面由国家派专人精心校勘,一方面由名家书写、精工雕刻,自然是质量上乘的佳品,然其所刻多为儒家经典,面向的只是较少的士人读者群。私刻或称家刻是指由私人出资校订刻印的,限于财力,不可能一家出版很多种书,但校订往往比较细致,多采用精选的善本,而且大多不惜工本,务求奢华、力求精华,以达到标榜家学渊源和垂名后世的目的。张之洞《书目答问》中对这一点有如下阐述:   凡有力好事之人,若自揣德业学问不足过人,而欲求不朽者,莫若刊布古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