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能力视角下互联网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的研究.docVIP

动态能力视角下互联网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的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动态能力视角下互联网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动态能力视角下互联网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内容摘要:本研究提出互联网企业竞争优势的动态能力模型,包括机会识别、资源整合、组织与技术柔性、战略隔绝和组织学习等六个维度,并验证其与盈利性与成长性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动态能力存在行业特殊性、企业规模和成立时间影响动态能力的形成,机会识别和资源整合能力是互联网企业盈利性和成长性的稳定影响因素,组织柔性、技术柔性和组织学习对盈利性有较显著影响。研究充实了动态能力理论,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愈加融合的背景下,对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如何借助互联网构建与保持竞争优势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 动态能力 盈利性 成长性   网络经济学的先动优势视角,以及价值创造的商业模式视角并不能完全解释互联网企业竞争优势的本质和来源。随着行业竞争基础的改变,现有“注意力”等核心资源与能力的组合会失效,甚至成为制约互联网企业发展的核心刚性,只有根据环境变化动态调整才能建立持久竞争优势。高新技术的推动使互联网行业呈现出动态复杂的“超竞争”特性。摩根士丹利报告表明,中国互联网企业平均寿命为3至5年,年均自然死亡率达到20%-30%。如何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成为互联网企业的核心。本研究从动态能力视角出发,认为在创新与竞争加剧、商业模式趋同的行业背景下,动态能力是互联网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并试图发现动态能力的行业特殊性。   文献综述与假设提出   为了率先达到互联网行业开展业务的最低有效规模(Mininum Optimal Scale),迅速吸引用户加入网络、形成规模优势,互联网企业在新的利基市场中发起先动战略,过度扩张市场,市场竞争加剧。此外,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下,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使新的利基市场不断涌现,有力推动了产业模块化,以及互联网与传统行业间的融合,互联网行业的关键成功因素与发展趋势越来越难以捉摸,呈现出超竞争的特性。   动态能力理论将外部环境纳入竞争优势的研究框架中,认为资源与能力只能带来暂时的竞争优势,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于应对环境变化的动态能力(dynamic capability),表现为不断调整、整合和重构企业内外部资源与能力,以适应环境动态变化,获取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绩效。因此,本研究认为互联网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机会识别、资源整合、组织柔性、技术柔性、组织学习和战略隔绝等六个动态能力维度。机会识别是促进企业动态配置环境、调整资源与能力组合构建的基础,表现为对环境中机会信息的搜寻、感知、意图归因和诠释,以及确信并采取行动的一系列标准和规则。资源整合指企业通过价值分析,将资源重新配置以形成新的资源与能力组合。组织柔性指企业在组织权力与职责配置、信息流动规则和程序上保持动态灵活性的能力。技术柔性意味着企业技术快速灵活改进,拓展产品线和服务功能,提升顾客产品认同感。组织学习指新知识的传播、共享和默会以及新思维和相对稳定的集体行为模式的形成。战略隔绝指企业抵制竞争对手有效复制、侵蚀的能力保护机制。   本研究假设互联网企业的机会识别、资源整合、组织柔性、技术柔性、组织学习和战略隔绝能力均对竞争优势的盈利性和成长性有积极影响(见图1)。   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互联网企业为研究对象,采取滚动抽样法,向互联网企业比较密集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并委托山东省青岛市工商局和威海市人事局向当地互联网企业共计发放问卷400份,有效回收问卷205份。企业规模和成立年限对企业绩效有影响,而商业模式是互联网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手段,因此,选取它们作为本研究的控制变量。动态能力各维度与竞争优势测量依据如表1所示。量表中涉及到国外学者的题项均采取“双向互译”进行语义调整。   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利用SPSS17.0对动态能力及竞争优势各维度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剔除部分信度过低、交叉载荷与公因子方差较低的题项后,各维度的Cronbachα的值都不低于0.6,整体KMO值达到了0.94,具有较好的信度(见表2)。   主成分分析(见表3)结果显示,除技术柔性相对突出外,动态能力各维度解释力度平均,与贺小刚等2006年对中国企业动态能力共性的研究(组织变革达到41.749%)存在显著不同,说明动态能力确实存在行业特殊性,我国的互联网企业更为重视内部动态管理能力的均衡协调发展。技术应用于多种业务并能够柔性调整的能力是其动态能力的主要表现,与当前互联网企业争相开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拓展现有业务与新技术融合的观察一致。   表4描述性统计分析显示,我国互联网企业盈利性好于成长性,但都较低(均值为2.19和1.51),生存状况不佳,与互联网企业高死亡率的观察相符。在动态能力六个维度中,机会识别和资源整合得分较高(4.03和4.22),组织学习与战略隔绝的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