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裂隙水 地下水类型 地下水埋藏类型 上层滞水(perch ground water ) 潜水(phreatic water) 地下水的水质 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 赋存在地表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 岩土的空隙: 松散沉积物中的孔隙 坚硬岩石中的裂隙 可溶性岩石中的溶隙 1.7 地下水(Ground water) 连通性好 分布不均匀 连通性差 冲积物中的孔隙水 上游河床中砂砾石,是良好的含水层。 中游河漫滩沉积有上细(粉细砂、粘性土)下粗(砂砾)的二元结构,上层构成隔水层,下层为承压含水层。 下游滨海平原上为潜水,埋藏浅不利于工程建设,下部多层承压含水层。 不同含水层空隙中的地下水 武汉市(汉口)水文地质剖面 长江一级阶地 土层厚30~50m 典型二元结构 K随深度呈对数增大 洪积物中的孔隙水 潜水深埋带 潜水溢出带 潜水下沉带 按成因: 风化裂隙水 成岩裂隙水 构造裂隙水 按埋藏条件: 面状裂隙水 层状裂隙水 脉状裂隙水 岩溶水 特点: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动态变化强烈,流动迅速,排泄集中。 水在岩土中的存在形式: 岩土的水理性质 含水性 容水性:岩土孔隙完全被水充满时的含水量. 持水性:岩土在重力作用下释水时仍能保持的含水量. 2. 给水性:岩土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排出的含水量. 给水度=容水度-持水度 3.透水性:岩土可透过水的性能.用渗透系数表示. 含水层(aquifer): 给出并透过相当水量的岩土层。 隔水层(aquiclude): 不透水但可含水的岩土层。 滞水层:弱透水的岩土层。 含水层的形成条件:岩土层有较大空隙;为隔水层所限;有补给来源。 包气带中聚集在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 特征:接近地表,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以蒸发形式或向隔水底板边缘排泄。动态变化很不稳定。 工程意义:常始料不及涌入基坑。 供水意义不大。 在寒冷地区易引起道路冻胀和翻浆. 1-砂层 2-隔水层 3-含水层 4-潜水面 5-基准 面 埋藏在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特征:与大气相通,具自由水面,补给区与分布区一致,动态受气候影响较大。潜水面形状受地形影响。 潜水等水位线图 可解决如下问题: 1 确定潜水流向 2 确定潜水的水力坡度 3 确定潜水的埋藏深度 4 确定潜水与地表水的关系 虚线-潜水等水位线 实线-地形等高线 潜水与地表水的关系 潜水补给河流 河流补给潜水 单侧补给 承压水(pressure water) 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承受水压力的重力水。 A-补给区 B-承压区 C-排泄区 特征:不具自由水面,并承受一定的水头压力。分布区和补给区不一致。动态变化较稳定。不易受地面污染。 承压含水层局部 H1-初见水位 H2-承压水位 H-承压水头 h-承压水位埋深 承压水等水位线图 如图中A点: 地形标高103m,承压水位91m,含水层顶板标高83m。 则承压水位埋深为: 103-91=12m 承压水头为91-83=8 m 含水层埋深为: 103-83=20m 承压水等水位线图可确定 下列重要指标: 承压水位埋深 承压水头大小 含水层埋深(初见水位) 泉:地下水在地表的天然露头。 按水头性质分: 上升泉 下降泉 按出露原因分: 侵蚀泉 接触泉 断层泉 化学性质 PH值 矿化度 硬度 气体成分 O2 H2S CO2 离子成分 Cl- SO4-2 HCO3- Na+ K+ Ca+2 Mg+2 * *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