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委托代理理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编】-委托代理理论.ppt

三、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分析(略) IMF的定义: 国营企业(State Enter.):政府部门直接管理的企业,企业财务与政府预算有联系,国家所持有的剩余索取权不可转让。 国家主办企业(State-sponsored):按照特殊法律创办的国有独资企业,与国营企业类似。 国有企业(State-owned):按照公司法设立,国家拥有控股地位。 * 123 委托代理理论的修正 企业契约是由政府安排的; 企业的所有者是缺位的(全体公民),剩余索取权掌握在国家手中; 剩余索取权不可以自由转让,即委托人无法行使退出权来制约代理人; 委托链:全体公民(初始委托人) 国家(既是初始代理人,又是次级委托人) 国有资产管理公司 国有企业 经营者 * 123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链 R1 R2 R3 G C2 C4 C6 C1 C3 H1 C7 H3 H2 C8 C5 * 123 公共产权的国家代理 国有产权实质上是公共产权,具有不可分割性、使用权的非排他性、外在性和剩余索取权的不可转让性; 没有限制:“公共地的悲剧”,产权拥挤 有限制:交易成本高昂 由国家代理所有成员行使公共产权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而且是一种效率的改进; * 123 初始委托人的弱行为能力 初始委托人是全体公民:具体是谁?有什么具体权利和义务? 在产权界定下,委托人会积极监督代理人,但公共产权的搭便车(Free rider)行为是初始委托人缺乏监督动机; 即使有监督动机,也没有办法惩罚代理人; 国家代理并不是来自于初始委托人的直接授权,操作性差。 * 123 国有产权的监督行为 国家取得代理权、剩余索取权、控制权后,形成所谓的国有产权,组建国有企业; 监督目标:不可能只追求利润最大化,故不可能是真正的市场主体; 监督效果:由于剩余所有权不可转让,对机会主义威胁就变得不可信; 监督成本:只能直接监督,成本极高 监督动机:“廉价投票权”导致寻租、设租。 * 123 市场机制约束的空缺 识别潜在的代理人本来就十分困难,而政府的目标又是多元性的,因此经理市场的竞争是相当弱的; 当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代理人的利益不是显著正相关的情况下,产品市场对代理人的抑制功能也是有限的; 当代理人很少感受到被接管后失去职位的威胁时,资本市场的约束力量有限。 * 123 四、委托-代理机制设计 委托—代理机制设计的重要性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在经济机制设计理论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三位美国经济学家: 莱昂尼德·赫维奇(明尼苏达大学) 埃里克·马斯金(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罗杰· 迈尔森(芝加哥大学) * 123 委托-代理机制设计 最优目标:委托人利益最大化 约束条件: 1.刺激一致性条件。代理人提供真实信息的行为不仅能增进委托人的利益,而且也能增进代理人的利益,即合作给双方带来的利益比任何不合作都要大。 2.个人理性约束条件。代理人是理性的,接受机制比不接受机制在经济上更合适。 * 123 机制设计关注三个问题 1. 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激励问题 2. 考虑机制复杂性的信息问题 3. 机制的稳健性问题 激励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1、信息蒙蔽——人们为使驴“自觉地”、或“有干劲”地不停地拉磨,蒙上驴的眼睛。 2、信息诱惑——在驴的头部前面挂一个胡萝卜。 一般来说,这两种方式都属于激励,但后一种激励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信息经济学的激励范畴。 * 123 激励机制 激励的含义: 所谓激励,就是委托人拥有一个价值标准,或一项社会福利目标,这些标准或目标可以是最小个人成本或社会成本约束下的最大预期效用,也可以是某种意义上的最优资源配置,或个人的理性配置集合。 现在,委托人希望能够达到这些标准或目标,那么,委托人应该制定怎样的规则,使其他市场参加者(代理人),都能使利己行为的最后结果与委托人给出的标准或目标相一致呢? * 123 首先,针对代理人的隐蔽信息而面临的不利选择地位,激励的目标是如何使代理人“自觉地”显示他们的私人信息或真实偏好,即 ——如何让人说真话(例:滥竽充数) 其次,针对代理人的隐蔽行动而可能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激励的目标就是如何使代理人“自觉地”尽最大努力工作,诱使代理人不采取道德风险行动,即: ——如何让人不偷懒 委托人设计激励机制的目标 * 123 激励机制的对象与目标 博弈行动 机制 激励目标 隐蔽信息(逆向选择) 如何让人“说真话” 隐蔽行动(道德风险) 如何让人“不偷懒” * 123 A B 目的地 例:瞎子背瘸子 * 123 信息经济学“让人说真话”和“让人不偷懒”的假设前提: ——如果“说假话”的成本大于“说真话”的成本,绝大多数人会选择说真话; ——如果“偷懒”的成本大于“不偷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