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事执行论文我国民事执行异议之诉制度研究
民事执行论文:我国民事执行异议之诉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执行救济制度是民事执行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2007年《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及2008年相关司法解释的颁布施行,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救济方式更为科学,救济程序更为规范。特别是我国民事执行异议之诉制度的创设,将非诉形式的执行异议程序性救济修改为由执行机构初步审查,再通过诉讼形式予以救济。这一变化明确将执行当事人、案外人在程序上的与在实体上的救济方式予以区分,对实体争议的处理程序诉讼化,在审查程序上也有了较以往更为明确的规定,为执行当事人和案外人合法权益的保障提供了有效途径。这是民事执行救济领域立法的一大进步。然而,我国执行异议之诉制度设计尚存在不少缺陷,在立法上和司法实践中也存有诸多问题,仍需进一步完善。本文拟从目前我国执行异议之诉制度的现状入手,通过对域外执行异议之诉制度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探求适合国情、适应司法实践的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程序构架和制度设计,为完善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提供必要参考。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民事执行异议之诉制度基本理论的概述。首先,介绍了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的概念及种类,论述了执行异议之诉的特征,明确其是执行程序中的实体性权利救济方式。其次,结合学术界的各种学说,评析了执行异议之诉的法律性质。最后,论述了执行异议之诉制度的功能。第二部分是对大陆法系典型国家和地区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的立法现状、相关制度和司法实践进行考察,比较分析不同制度之间的利弊,借鉴其立法经验,以期在此基础上完善我国民事执行异议之诉制度。第三部分是对我国民事执行异议之诉制度现状的概述,在肯定异议之诉制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同时,详尽分析了该制度目前存在的种种弊端和不足。从诸多方面论证了我国民事执行异议之诉制度需进一步完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四部分是在充分理论论证基础上,对完善我国民事执行异议之诉制度提出的一些构想。在分离异议之诉程序与审判监督程序、设立债务人异议之诉制度等执行异议之诉制度完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英文摘要】The relief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egal system of civil enforcement. With the amendment of the Civil Procedural Law of PRC in 2007 and the enaction of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in 2008, the relief system of civil enforcement has been further improved, the relief method more scientific and the relief procedure more standardized. Especially, with the initial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for the lawsuit of civil enforcement in China, the original procedural relief system of non-litigation forms has been replaced by the substantive relief system of action forms. The change makes a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procedural relief and substantive relief for the litigants and the third party in civil enforcement. The review process has also been more clearly defined than ever before, and it provides an effective way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litigant and the third party. This is a big progress in the field of the relief legislation of civil enforcement. However, the system for the lawsuit of enforcement in China is still no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徒手整形协议书模板.docx VIP
- 2022年9月全国青少年软件编程(图形化)等级(三级)考试卷.pdf VIP
- 第二章法的渊源、分类及效力.ppt VIP
- 《李清照》诗词109篇大全集.pdf VIP
- 《高分子防水卷材》课件.ppt VIP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 中国人民大学《法理学》课件-第六讲 法的渊源与效力.pptx VIP
- 法理学—法的渊源、分类和效力.ppt VIP
- 法理学第四章_法的渊源、分类、效力.ppt VIP
- 柯尼卡美能达 柯美 bh 246 236 226 216 206 复印机中文维修手册 (1).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