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教育对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研究.doc

混龄教育对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混龄教育对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研究

混龄教育对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研究 【摘要】混龄教育对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独特的价值。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观察、访谈,对混龄班幼儿的社会行为发展水平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编班方式和幼儿年龄在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上具有显著的交互效应,混龄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水平明显优于同龄班幼儿,混龄班和同龄班幼儿在消极的社会行为方面差异不显著。在社会行为发展方面,混龄班幼儿也有其特殊的问题。对此,研究者提出要探索适宜的混龄活动组织方式,创设良好的环境,运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并指出要注重混龄班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混龄教育;社会性发展;社会行为;幼儿 独生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社会性发展方面有其特殊的问题,而混龄教育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独特的价值。正如naeyc(全美幼教协会)所指出的,混龄编班形式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儿童发展。因此,国外很多学前教育机构都采用混龄编班的形式。近年来,我国幼教工作者也日渐关注混龄教育的价值,并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已有研究发现,混龄教育能促进幼儿同情、帮助、分享、责任感、成就感、领导力、规则意识等方面的发展。如,卡斯和多恩的研究表明,帮助、给予和分享等社会行为在混龄小组中出现得更为频繁。混龄编班有利于激发幼儿社会交往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丰富交往的内容和形式。鲁普纳林指出,在混龄班里,合作游戏和结构游戏更为普遍,而在同龄班里,占主导地位的往往是戏剧游戏。此外,混龄教育对于改善幼儿的社会适应不良,补偿幼儿的发展迟缓也有一定的作用。如,弗尔曼、拉赫和哈吐普研究发现,将社会退缩的年长儿童编入混龄组,让他们与年幼儿童进行互动,可以锻炼他们的社会技能。 我国已有的对混龄教育与幼儿社会性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是一些理论阐释和经验总结,实证研究较少。有鉴于此,本研究从实证的角度考察混龄班幼儿的社会行为发展水平及其在社会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教育建议,以期能促进混龄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湖南师范大学编制的《幼儿社会行为问卷(教师用)》的基础上,根据幼教领域专家和幼儿园一线教师的意见以及问卷初测结果,对问卷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问卷内容包括亲社会行为和消极的社会行为两大维度。其中,亲社会行为包括帮助、同情、安慰、分享、合作、谦让、友好和公德;消极的社会行为包括退缩、打斗式嬉戏、敌意言语、拒绝同伴、身体攻击和争夺抢占物品等。问卷采用五点评分法,计分范围为1-5分,对应的选项分别为“从不”“很少”“有时”“经常”“总是”。因子分析显示,问卷效度达0.40以上;信度分析显示,问卷中两类社会行为的测试部分alpha一致性系数均在0.90以上。说明该问卷有良好的信效度。 研究者从广东省三所既有混龄班又有同龄班的幼儿园中随机抽取190名幼儿作为被试,由班上教师填写问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74份(男孩87名,女孩87名,其中混龄班幼儿84名(男孩44名,女孩40名),同龄班幼儿90名(男孩43名,女孩47名))。运用spss11.5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此外,研究者还采取整群抽样法,从广州市三所设有混龄班的幼儿园中各选取了一个混龄班进行观察,并对混龄班教师进行了访谈。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混龄班与同龄班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水平比较 以编班方式和幼儿年龄为自变量,以混龄班和同龄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编班方式和幼儿年龄这两个因素在幼儿亲社会行为总体发展水平上以及帮助、谦让、公德这几种行为的发展水平上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亲社会行为总体发展水平上,混龄小班组幼儿的得分显著高于同龄班小班幼儿,混龄中班组幼儿的得分显著高于同龄班中班幼儿,混龄大班组幼儿的得分显著高于同龄班大班幼儿。而且,混龄大班组和混龄中班组幼儿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混龄小班组的幼儿。在帮助、谦让、公德行为上,混龄中班组幼儿的得分显著高于同龄班中班幼儿,混龄大班组幼儿的得分显著高于同龄班大班幼儿;混龄大班组和中班组幼儿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混龄小班组幼儿(见下图及表1、表2)。 此外,编班方式还对幼儿的同情、安慰、分享、合作、友好等行为有影响。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混龄班与同龄班幼儿在同情、安慰、分享、合作、友好这五种亲社会行为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且混龄班幼儿的表现明显好于同龄班幼儿(见表3)。 研究者还通过观察和访谈对混龄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水平进行了定性研究。结果发现,混龄班幼儿在日常活动中帮助、合作、谦让、公德、友好这五种亲社会行为的发生率较高,而同情、安慰、分享行为出现得相对少些。从中可以看出,混龄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水平明显好于同龄班幼儿。另一方面,混龄班幼儿对自身年龄的认同感很强,而且在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中,混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