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元明清文学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编】元明清文学课件.ppt

1)权奸误国:阮大铖、马士英 《桃花扇小识》:“权奸者,魏党之余孽也;余孽者,进声色,罗货利,结党复仇,隳三百年之之帝基者也” 阮大铖:“若是天道好还,死灰有复燃之日。我阮胡子呵!也顾不得名节,索性要倒行逆施了”(《侦戏》) 阮大铖:“须将奇货归吾手,莫把新功让别人。……只怕兵部史可法临时掣肘”(《阻奸》) 马士英:“一旦神京失守,看中原逐鹿交走。捷足争先,拜相与封侯,凭着这拥立功大权归手。” 阮大铖(与镇将黄得功、刘泽清语):“圣上录咱迎立之功,拜相封侯。我等皆系勋旧大臣,比不得别个。此后内外消息,须要两相照应,千秋富贵,可以常保矣。”“且住,立国之初,诸事未定,不要叫高、姜二相夺了俺的大权。”(《设朝》) *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李渔:古代艺术商业化的典型 一、生平与创作 李渔(1611-1680)原名仙侣,字笠鸿,一字谪凡,号笠翁、湖上笠翁,亦号笠道人、随庵主人、新亭樵客、觉世稗官等。祖籍浙江兰溪,生于江苏如皋。幼年“家富饶,其园亭罗绮甲邑内”。十几岁时,父亲李如松去世,此后家道逐渐中落。 自幼聪颖,“童时以五经知学使者,补博士弟子员。少壮擅古文词,著有才子称”(《光绪兰溪县志》卷五)。自成秀才,屡试不第,入清后,不再应举。 顺治八年(1651年)迁居杭州,从此走上“挟策走吴越间,卖赋以糊口”的道路。在杭州十年,是他创作力非常旺盛的时期,《风筝误》等五六部传奇都作于此时。 顺治十八年,移家南京,开芥子园书肆,刻书卖文,但主要生活来源,是靠他以姬妾为骨干的家庭戏班到各地达官贵人家演出所得。 “游燕,适楚,之秦,之晋,之闽,泛江之左右,浙之东西,诸姬悉为从者,未尝一日去身。” * 123 康熙十六年(1677年),李渔六十七岁,又移家杭州,未几去世。 主要个性:一是游荡江湖,逢迎公卿。 董含《三冈识略》卷四:“李生渔者,自号笠翁,居西子湖。性龌龊,善逢迎,遨游缙绅间。喜作词曲小说,备极淫亵。常挟小妓三四人,遇贵游子弟,便令隔帘度曲,或使之捧觞行酒,并纵谈房中术,诱赚重价。其行甚秽,真士林不齿者。予曾一遇,后遂避之。” “同情之理解”: 风气使然:“有明中叶以后,山人墨客,标榜成风。稍能书画诗文者,下则厕食客之班,上则饰隐君之号,借士大夫以为利,士大夫亦借以为名。” (《四库总目提要》) 生计所迫:李渔《复柯岸初掌科》 “渔无半亩之田,而有数十口之家,砚田笔耒,止靠一人。一人徂东,则东向以待;一人徂西,则西向以待。……浪游天下几二十年,未尝敢尽一人之欢。 ” * 123 二是生性自由,勇于创新 余怀《闲情偶寄序》:“前人所欲发而未竟发者,李子尽发之;今人所欲言而不能言者,李子尽言之。” 构造园林:“能自出手眼,如标新创异之文人”,“因地制宜,不拘成见,一榱一桷,必令出自己裁” 。(《闲情偶寄》) 文艺创作:“若诗歌词曲以及稗官野史,则实有微长,不效美妇一颦,不拾名流一唾,当世耳目,为我一新。” (《笠翁文集》) 主要作品: 传奇:《笠翁十种曲》 小说:《织锦回文传》《十二楼》(又名《无声戏》) 戏曲理论:《闲情偶寄》 * 123 二、传奇思想倾向:风流道学的思想追求 早期作品:体现才子佳人风习 《怜香伴》:妻子热心为丈夫娶妾,妻妾相怜相爱,共事一夫,以表明“真色何曾忌色,真才始解怜才”的主旨 。 《风筝误》:“媸冒妍者,徒工刻画;妍混媸者,必表清扬。 ”(男女姿容匹配) 1655年后 :宣扬伦理道德 《比目鱼》 :贫寒书生谭楚玉与女旦刘藐姑浪漫的爱情经历 1666年前后:风流与道学融为一体 《慎鸾交》:书生华秀与妓女王又嫱的爱情婚姻 华秀:“小生外似风流,心偏持重。也知好色,但不好桑间之色;亦解钟情,却不钟偷外之情。我看世上有才有德之人,判然分作两种:崇尚风流者,力排道学;宗依道学者,酷诋风流。据我看来,名教之中不无乐地,闲情之内也尽有天机,毕竟要使道学、风流合而为一,方才算得个学士文人。” (第二出《送远》) * 123 卷尾下场诗:“读尽人间两样书,风流道学久殊途。风流未必称端士,道学谁能不腐儒。兼二有,戒双无,合当串作演连珠。” 合流之意义:以自我败损的滑稽方式,重新构造一种摇摇欲坠的道德体系。 三、《闲情偶寄》 意义:对戏剧文学的特殊性,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 词曲部 结构第一(“立主脑” “脱窠臼” “密针线” “减头绪” )、词采第二 、音律第三、宾白第四、 科诨第五 、格局第六 演习部 选剧第一、 变调第二、授曲第三、教白第四、脱套第五 声容部 选姿第一、修容第二、治服第三、习技第四 * 123 李玉:苏州剧坛的杰出代表 一、生平与创作 李玉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