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的模式的研究.docVIP

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的模式的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的模式的研究

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的模式的研究   自2004年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建立以来,截至2013年年底,全球已建立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孔子课堂,分布在120个国家(地区)。①随着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孔子学院研究也日渐成为学界热点,但对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现状和效果研究还较为薄弱,对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的基本模式缺乏归结,而这恰恰是总结过去、评估现在、启迪未来的关键一步,意义重大。   作为跨文化传播机构的职能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为了帮助各国人民学习汉语、了解中国,中国适时推出了孔子学院项目,也希望借此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发展对外友好关系。一般情况下,孔子学院由中方高校和外方高校合作共建,共同管理,并接受孔子学院总部的领导。孔子学院专职工作为汉语和中国文化推广,并协助中外合作交流项目的开展。   孔子学院专司对外汉语教学,日常承担高校学生的汉语课程,组织开展汉语兴趣班,培养本土汉语教师,开展汉语考试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等。孔子学院教师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寻找契合外国人汉语学习的沟通方式与教学手段,将中国文化的最重要元素――汉字教给外国人,在与外国人的沟通过程中,使他们逐渐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构建一个从了解到理解再到认可的动态的跨文化传播过程②。孔子学院还负责中国文化推广活动,如中国教育、文化等信息咨询、中外语言文化交流活动、各类中国文化展览等,他国民众通过孔子学院获得了体验中国文化的平台,更多的外国人通过孔子学院开始了解中国文化。此外,孔子学院还协助完成一些中外合作交流项目,借助于此平台,中外在文化、教育、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增多,沟通协调也更为顺畅。除了日常的面对面沟通外,当地的媒体以及自建网站等也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方式。   跨文化传播的三种模式   作为跨文化传播机构,孔子学院通过直接的课堂教学、借助大众媒体和自建媒体传播等方式,传播中国文化,践行公共外交理念,成为国家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手段。总体上,孔子学院的跨文化传播模式可以总结为人际传播模式、大众传播模式与自建媒体传播模式三类。   模式一:人际传播。文化是一套符号和认知的系统,孔子学院将这套符号系统推广,让他国民众能够认识乃至认同中国文化,让双方能够实现理解,建立意义的共享,其主要途径便是人际传播。目前,孔子学院主要通过汉语课堂教学、文化推广活动等人际传播形式推广中国文化。汉语课堂教学主要通过汉语培训班、汉语学分课、汉语夏令营、冬令营、相关讲座等形式,培训各类学生、社区感兴趣的普通民众、华人华侨、本土汉语教师等;文化推广活动主要包括剪纸、书法等各种形式的中国文化体验等。孔子学院通过面对面的传授,将汉字和中国文化相关内容传播给受众,双方在互动的过程中,实现受众对孔子学院授课内容的接触、认识和认可,建立起和谐的传播关系,从而在意义层面和关系层面达成传播目标,并随后进入再传播阶段,即二次传播,这样便阶段性地完成了孔子学院跨文化人际传播的基本流程。   如图1所示,孔子学院通过直接的面对面汉语教学和文化推广活动,将中国文化的形态和理念传递给受众,受众接触这些信息后,经由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的过程处理这些信息,并针对信息内容提出疑问从而完成信息输出,这也就完成了从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到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活动的完整的人内传播过程。随后,受众将自己的疑问和思考与孔子学院人员充分沟通,调整与适应后实现认知上的和谐,传授双方从而实现意义共享,在中国文化元素理解上达成一致,受众也完成了对中国文化和孔子学院从认识到认同的人内传播过程和对传授双方传播关系的认可。最后,受众将自己认同的孔子学院和中国文化介绍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即二次传播,从而完成了从认知到行为的转变,孔子学院的跨文化传播影响力得以扩大,人际传播过程得以实现。人际传播是目前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其可以促进和谐传播关系的建立,增进文化间的交流,是未来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   模式二:大众传播。大众媒介通常是指一种传播渠道里有中介的媒介,这样的中介可能是复制和发送信息符号的机器,也可能是报社或电台之类的传播机构③。而孔子学院常常借助这样的机器或机构传播中国文化,我们将孔子学院基于大众媒介的传播称为孔子学院的大众传播模式。孔子学院主要通过汉语教学与文化推广活动向当地民众传播中国文化,但由于数量有限,能够直接接触到孔子学院的民众规模有限。而经由大众媒介的报道孔子学院便可到达更多的民众视野,从而获取注意力,这些注意力进而转化为民众进一步了解孔子学院的动力,同时,这些民众也将成为孔子学院未来活动的参与者。因而,孔子学院的大众传播情况关乎孔子学院的未来发展。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习惯于接受各种自身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