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区铁路隧道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的研究.docVIP

寒区铁路隧道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寒区铁路隧道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的研究

寒区铁路隧道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的研究   【摘 要】对于高寒区隧道,大多处于高原与高纬度地区,气候恶劣,产生了各种病害,对隧道的美观与正常运营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文章探讨了高寒区隧道常见的病害表现形式,诸如混凝土衬砌开裂、冻涨、挂冰、热融沉降等,其中融沉破坏已成为寒区隧道的主要破坏形式。总结了工程上常用的寒区隧道病害防治措施,比如加强衬砌结构、综合治水、保温隔热防冻、更换土壤、防止融塌等,为已有隧道的病害治理和新建隧道的病害防治提供参考,为隧道的安全运营提供保障。   【关键词】寒区铁路;隧道;病害;防治措施   1 寒区铁路隧道病害表现形式   1.1 衬砌开裂   多年冻土及严寒地区铁路隧道普遍存在衬砌开裂问题,衬砌开裂分为环向、纵向及斜向三种形式。开裂的原因除了地质条件、施工影响和结构类型等因素外,本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及年较差都很大,因而衬砌产生的温度应力和冻胀力的作用是寒区隧道产生开裂的主要原因。   1.2 隧道洞口段冻胀破坏   处于多年冻土区的隧道,在隧道的进出口处也均处于多年冻土中,隧道开挖后,由于注浆、喷射混凝土、施工放热及模注混凝土而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使得隧道开挖部分范围内的多年冻土出现融区,经过若干年后,水化热已释放完毕,隧道洞口部分开始冻结,而沿隧道纵向有可能有补给的水源而使得洞口段衬砌内不断结冰,导致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最终开裂、变形,从而出现渗水、挂冰等,严重的可使洞门严重变形以至倒塌。   1.3 隧道贯堂风的病害   多年冻土区的外部大气常年平均气温基本在0℃以下,隧道内由于通风的作用,使得沿隧道纵向有可能形成一条冻结的柱状带,从而再次改变隧道内衬砌和围岩的应力状况。当对隧道内的保温措施未能充分考虑时,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衬砌破坏和连锁的其它冻害。   1.4 冰丘及冰椎   在多年冻土区的河滩、阶地、沼泽地及平缓山坡和山麓地?В?常常会看到象坟丘一样的土包,大小不一,有的呈单个分布,有的成串成片分布,这些丘状的土包称为冰丘,也称冻胀丘。根据它的生成和发育条件与地下水的类型有密切关系。首先,以冰丘补给水源的类型作为一级分类的依据,可划分出多年冻土层下承压水补给的冰丘和多年冻土层上潜水补给的冰丘两类;再按其形成和存在时间的长短又可分为季节性冰丘和多年冰丘;按组成冰丘的物质成分还可为发育在粘性土地层中的冰丘、发育在粗颗粒土中的冰丘、泥灰岩冰丘及碎石冰丘。当隧道进出口在富水区时就有可能在进出口的明洞或洞门边坡或明洞内形成冰丘,直接导致洞门开裂和错台,有的甚至破坏洞内衬砌。   1.5 雪崩   多年冻土地区冰雪常年覆盖,而且覆盖的积雪一般很厚,洞门后的积雪在外界动荷作用下,如地震、附近地区雪崩、泥石流、雷声、爆破等,会发生雪崩,体积有的高达几百立方米,完全堵塞洞门和路面。   1.6 地下冰   在多年冻土地区天然上限附近往往存在着一层冰,其厚度不一,由几厘米至几米。这种层状冰多为地表水下渗转移到冻结锋面上逐渐形成的。至于埋藏较深的地下冰,其成因在学术界有争议。常见的地下冰有楔形冰和层状冰两种楔形冰是由于地温的不均匀变化导致多年冻土中发生上大下小的裂隙,裂隙中聚水后冻结形成楔形冰。而层状冰是由厚几厘米至几米平行地面呈层状存在的冰层形成的。这种地下冰的存在对工程影响很大。会引起多年冻土上限下降,基底下沉、冻胀严重,养护困难,所以很不安全。对隧道而言,一般是引起洞门和挡墙护坡的下沉。   1.7壁面结霜和结露   寒区隧道在开挖期间洞口会发生结霜现象,投入运行期间5-6月份壁面曾多次发生结露现象,这是因为高原高寒地区,冬季气温低,但少雪,空气相对湿度低于50%,暖季也是雨季,一般空气相对湿度在60%以上,连续雨雪时可近于饱和。在隧道严冬期,入侵隧道的空气温度远低于隧道围岩的地温,故壁面温度高于气温不能结霜。暖季,入侵隧道的气温高于此间冻结壁表面温度,此间洞内温度已上升,但因气温高于零度,故此间经常出现结露现象,使隧道衬砌表面呈湿润状态。   1.8 融沉   融沉是多年冻土地区路基主要病害之一,也是隧道的主要病害之一。融沉一般多发生在含冰量大的豁性土地段,当隧道洞门的多年冻土上部或路堑边坡上分布有较厚的地下冰层时,由于地下冰层埋藏较浅,在施工或运营过程中各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多年冻土层局部融化,上覆盖土层在土体自重和外力作用下产生沉陷,造成洞门或洞门墙的严重变形。这种变形表现为洞门下沉、明洞段下沉、洞门墙开裂甚至倒塌等。   1.9 冻土沼泽   在多年冻土广泛,降水集中、植被茂密、气温很低,地表水不易下渗,因而在沟谷洼地、河流地、洪积阶地、缓山坡上以及分水岭娅口处发育有许许多多的冻土沼泽。这些沼泽也因所在泥炭厚薄、沼泽底土层性质等地质条件和沼泽位置的不同而类型不同。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