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音视频系统在多功能厅综合应用1.ppt

【精编】音视频系统在多功能厅综合应用1.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编】音视频系统在多功能厅综合应用1.ppt

音频系统设计 音频系统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多功能场所本身的实际使用功能,即要有自己的特色满足演出扩声 符合科学规律和先进的系统设计思想,按照扩声为主、建声为辅的原则 音频系统设计要与多功能场所建筑声学设计紧密配合,使电声与建声完美结合,保证声音良好还原和再现,满足实际使用需要 * 音频系统设计 首先在计算机上建立与多功能场所观众厅建筑实体完全相同的三维立体声学模型 符合科学规律和先进的系统设计思想,按照扩声为主、建声为辅的原则 实际使用需要和现有建筑体形,确定扬声器选型、配置与布局 计算出该观众厅的声学特性指标 * 音频系统设计 建筑声学是研究建筑设计与声音关系的科学,其主要研究重点是厅堂内听音质量、建筑物内外声音隔离和建筑材料声学性能等问题。 主要根据声波特性和人对声音的感觉,从建筑设计、材料、构造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合理的建筑设计措施,以保证听音清晰,音质优良。 建筑声学系统与电声系统构成了整个扩声系统,只要放声场所为闭合空间,就一定会存在建筑声学问题,作为一个厅堂,良好的建声条件是不可或缺的,音响师要充分认识到房间建筑设计的重要性,搞好建声与电声的配合。 * 音频系统设计 电声为利用音响设备达到改善音质的方法,主要通过电声设备的调整,使再现声音达到好的效果。 电声设备是获得良好声音的必要条件,如果音响系统的设备诸单元质量不高,功能不佳,就不可能放送出理想的声音效果。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电声设备可以对建声的缺陷进补偿。 * 音频系统设计 扩声系统为建声与电声结合,扩声与室内声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根据室内声学理论,声音在房间传播由直达声、早期反射声和混响声三部分组成 直达声是从声源(即音箱)发出直接到达听音者的声音,是声音的主要信息。 混响声是早期反射声后到达的、经房间界面多次反射的声音;适当的混响可提高声音的丰满度 早期反射声亦称近次反射声,为直达声后50毫秒以内到达的、经一次或两次反射到达听音者的声音。 * 音频系统设计---建筑声学 最佳混响时间的选择:建议值允许有±0.1s的变动范围。此外,当容积小于30m3时,不必低于0.4s,当容积大于40000m3时,不应大于1.9s。 吸声结构的选择和音质缺陷的控制:暴露型---墙体或吊顶的龙骨下设置矿棉吸声板、织物毯、玻璃棉板(有薄膜贴面)和钻孔吸声结构。 吸声结构的选择和音质缺陷的控制:装饰型---即在吸声材料的表面作各种满足装修要求的饰面材料或结构,如在吸声泡沫塑料外蒙阻燃织物、锦缎、喇叭布或设置木条、金属管等。 吸声结构的选择和音质缺陷的控制:隐蔽型---在透声的屏障后配置各种吸声材料或结构。 * 音频系统设计---建筑声学 低频吸声结构: 薄板共振吸声结构---用胶合板(5-7Amm厚)作木护墙,离刚性墙面100-200mm的结构是控制低频混响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有很好的装修效果,最适合于会议厅内使用 共振吸声器---即亥氏共振器,这类结构可将其共振频率设计在欲控制的范围内,会获得显著的效果。它的表面形式可以是穿孔板。也可做成共振吸声砌体。 大空腔吸声结构---即在厚度较大的多孔性吸声材料后面设置符合控制低频繁所需的空腔。 * 音频系统设计---建筑声学 讲台的后墙,也应作适当的吸声处理,以免后部反射声,引起讲台上传声器的声反馈。 房间的顶部,当厅内的声吸收是以控制混响时间达到设计值时,通常不作吸声处理。而作为反射面。 * 音频系统设计---建筑声学 讲台的后墙,也应作适当的吸声处理,以免后部反射声,引起讲台上传声器的声反馈。 房间的顶部,当厅内的声吸收是以控制混响时间达到设计值时,通常不作吸声处理。而作为反射面。 * 音频系统设计---扩声系统 扬声器布局与选用 : 左、中、右扬声器组均应采用音乐型三分频吊装扬声器,左右扬声器组配备次低音补偿扬声器,使整个观众厅有良好的音色一致性和声音的均匀覆盖和丰满的低音扩展度。 左、中、右三组音箱,中置音箱主要放送语言声,左右音箱放送音乐声。 中置声道对扩声声场的改善作用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使中置音箱获得的并不是简单的左声道+右声道信号,而是经过专门处理的中央信号,可以把语言声与音乐声互相分离开来,解决了语言系统与音乐系统同时放音时难以兼顾的问题,即可以保证听音区域的语言的清晰度,也可以保证音乐的宽泛频率响应。 观众厅后场设计补声音箱,影院时作为环绕声,演出时作为补声音箱。 舞台上应设有供演唱者监听的返送扬声器组和供演奏者监听的返送扬声器组 。 * 音频系统设计---扩声系统 信号处理系统: 模拟设备与数字音频处理器的结合---为保证在各种功能和情况下正常使用,推荐采用最新的计算机和数字技术,并将模拟音频技术与电脑数字技术有机结合,数字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随时进行手动干预调整和人工切入,以使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