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学王玉恒第3章第24节活性污泥的运行方式.ppt

环境工程学王玉恒第3章第24节活性污泥的运行方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渐减曝气法 7、完全混合曝气池 (1)分建式:曝气池和沉淀池分别设置,既可使用表曝机,也可用鼓风曝气装置。分建式虽不如合建式紧凑,且需专设污泥回流设备,但调节控制方便,曝气池与二次沉淀池互不干扰,污泥回流比明确,应用较多。 ※9、间歇活性污泥法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 进水 曝气 沉淀 排水 四个反应池交替运行(连续进出水): 1 2 3 4 第一阶段: 进水 曝气 沉淀 排水 1 2 3 4 第二阶段: SBR法变形工艺:CASS、ICEAS、DAT-IAT、CASP、IDAL等 14、循环式活性污泥工艺(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CAST) 兼性区 混合液回流 (SBR的变形工艺) 1、充水-曝气阶段 边进水边曝气,同时将主反应区的污泥回流至生物选择区(厌氧状态),一般回流比为20%。在生物选择区内筛选优势菌群,抑制丝状菌生长,避免污泥膨胀 ,聚磷菌释放磷。 生物选择区 2、充水-曝气阶段 达到预定水位后,停进水与污泥回流,继续曝气。在好氧主反应区,降解有机物,硝化反应,聚磷菌吸收磷;将好氧区混合液回流至兼性区(缺氧区),反硝化。 3、沉淀阶段 停止曝气,沉淀分离,池内呈缺氧状态,进行反硝化反应。活性污泥沉至池底。 4、滗水阶段 滗水器开始工作,自上而下逐渐排出上清液,排水结束后滗水器自动复位。滗水期间,启动污泥回流系统其目的是提高缺氧区的污泥浓度,随污泥回流至该区内的硝态氮进一步进行反硝化,并进行磷的释放。 5、闲置阶段   时间一般比较短,主要保证滗水器在此阶段内上升至原始位置,防止污泥流失。 14、循环式活性污泥工艺(CAST) 工艺特征 1、运行灵活可靠,生物选择器的设置使系统运行更加高效可靠: 生物选择器为微生物种群创造了高浓度、高负荷环境下竞争生存 的条件,从而筛选出适应该系统生存的优势菌群,抑制丝状菌过 分增殖,避免产生污泥膨胀,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2、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处理都适用。 3、节省投资:构筑物少,占地面积省;设备及控制系统简单;曝 气强度小,不须大气量的供气设备;运行费用低。 4、除磷脱氮效果较好。 ※15、氧化沟 帕斯韦尔氧化沟 平面象跑道,池体较长,池深较浅。沟槽中设置两个表面曝气器,曝气设备工作时,推动沟中混合液迅速流动,实现供氧和搅拌作用。氧化沟总长一般在百米以上,沟中混合液流速约为0.3~ 0.6m/s,使活性污泥呈悬浮状态。混合液在沟内流动迅速,完成一次循环只需要十几分钟,一般水力停留时间在24h以上。沟的深度一般在2-6m。 15、氧化沟 优点: 1、这种独特的水流状态,有利于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作用,而且可以将其区分为好氧区,缺氧区,可以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 2、对水温、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 3、污泥产率低,且多已达到稳定程度,无需再进行消化处理。 * * 第二节 气体传递和曝气池 (四)活性污泥的运行方式 传 统 推 流 式※ 渐 减 曝 气 阶 段 曝 气 完 全 混 合 法※ 浅 层 曝 气 深 层 曝 气 高负荷曝气或变形曝气 克 劳 斯 法 延 时 曝 气 吸 附 再 生 法※ 氧 化 沟※ 纯 氧 曝 气 吸附-生物降解工艺(AB法)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法)※ 活性污泥法的多种运行方式 ※1、传统推流式 污水与回流污泥从长方形池的一端进入,另一端流出,混合液在池内呈推流形式。从池首端到末端活性污泥经历了完整生长周期。 在曝气池内,有机物浓度和需氧量沿池长逐渐降低,而供氧量沿池长均匀分布。 推流式曝气池的设计要求 1. 平面布置:推流曝气池的长宽比一般为5~10,受场地限制时, 长池可以折流 ,废水从一端进,另一端出,进水方式不限,出水多用溢流堰,一般采用鼓风曝气方式。 2. 横断面布置:推流曝气池的池宽和有效水深之比一般为1~2, 有效水深通常为4~6m,与常用曝气鼓风机的出口风压匹配。超高0.5m。 3、根据横断面上的水流情况,又可分为平移推流和旋转推流。 优点:处理效率高,适于处理要求高而水质稳定的污水。 缺点: (1) 对水量、水质等变化的适应性较差(耐冲击负荷能力差); (2) 曝气池容积大,占地大,基建费用高; (3) 供氧方式不合理。 1、传统推流式 冲击负荷全部由回流污泥承担,污泥活性容易受到破坏 推流式曝气池 通过合理布置曝气器,使供氧量沿池长逐渐减小,与底物浓度变化相对应,这种曝气方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