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ppt

16.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 15.清末某著名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这一言论的含义是(  ) A.“求富”“自强” B.“师夷长技” C.“中体西用” D.“民生主义”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铁路修建……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征兵转饷是矣”可知该官员认为修建铁路有利于国家的富强,故A项正确; 题目中未涉及向西方学习,也未涉及对传统制度的维护,故B、C项错误; 民生主义由孙中山提出,与题目中的信息“清末某著名官员”不符,故D项错误。 * 课堂演练 1.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突出特征 是(  ) A.与中国工人运动逐步相结合 B.主要限于知识分子范围 C.只限于思想领域 D.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主要限于知识分子范围,属于思想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这是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故可排除B、C。五四运动中,工人运动开始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而广大的中国农民与马克思主义接触甚少,故D项说法不正确。 答案: A * 2.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思潮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 A.一种思潮消亡,另一种思潮兴起,几种思潮先后相继独自存在 B.几种思潮同时并存,各自有较大影响 C.某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思潮,但占主流地位只有一种思潮 D.继马克思主义思潮成为主流后,其他几种思潮相继淡出时代舞台 解析: 近代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之路经过一个缓慢发展过程,其救国主张与他们对西方学习的程度有关。其中他们基本上是前后相继的关系,其顺序为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 答案: C *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5、中国几千年来对美好社会和大同理想的追求,为近代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文化心理基础。 * 1 陈旭麓: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 1 * 1 * 1 * 1 * 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专 题 三 (三) 《教指》中 要 求 1、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史实 2、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3、感受先进中国人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勇于探索的精神 4、“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等知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基 本 线 索 开始传入 正式传播 广泛传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一)开始传入(20世纪初) 1、代表 一、传 播 过 程 A、梁启超:称马克思为社会主义鼻祖(麦喀士) B、朱执信: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介绍马、恩生平和学说 C、无政府主义者:也介绍过一些马克思的学说和思想 初步接触,理解有限, 2、特点: 社会影响不大 * (二)正式传播(十月革命后) 2、代表:李大钊 A、1918年11月《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B、1919年5月《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C、在北大、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开设与社会主义有关课程 1、背景 ①国际 :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②国内: B、一战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侵略与争霸的本性, A、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B、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3、特点: 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 (三)广泛传播(五四运动后) 1、背景 五四时期,各种“主义”蜂拥而入 以工读互助团等为代表的社会实践活动失败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显示巨大力量。 2、表现 A、与其它各种“主义”论战(三次论战)——课外阅读 B、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各种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 陈独秀:“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C、翻译马著 D、经常演讲 3、特点: 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许多青年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 1、表现 (四)马克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