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方传统的建构与文化转向
地方傳統的建構與文化轉向
以宋金元時期的山西澤州為中心
杜正貞
浙江大學歷史學系
提要
本文旨在討論宋金元時期,在朝廷的宗教政策、基層制度和文
化學術潮流的影響下,山西東南部地方社會和歷史文化的變遷。北
宋至元代,國家對基層組織的制度設計和澤州民間信仰傳統的改
變,共同構築了當地村社的基本面貌以及宋元以後以村社作為鄉村
基本組織和村落關係基礎的格局。同時,當地士人在理學發展和推
廣的背景下,重整地方民間信仰和學術文化中的各種元素,將地方
歷史歸入道統的脈絡中。以村社為標誌的鄉村基層社會和地方文人
以道統為依歸的歷史書寫,共同構成了澤州新的地方傳統的重要內
容,並且成為明清時期地方歷史發展的起點。有鑑於朝廷的制度和
理學的道統在這一地方傳統建構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我們把宋金元
時期澤州地方文化的轉化過程稱為地方文化的正統化。但是我們也
看到,在這個過程中,受到朝廷和理學推崇的正統文化同樣被地方
原有的傳統所改變,被百姓加以自己的理解。因此,我們在明清史
料乃至今天所看到的澤州地方社會和文化,事實上是經過了宋金元
時期的多重建構、書寫、理解和改造的產物。
關鍵詞:山西、村社、成湯信仰、程子鄉校、地方傳統
杜正貞,浙江大學歷史學系,浙江省杭州市天目山路34號,郵政編號:310028 ,電
郵:duzhengzhen@ 。
本文根據我的博士學位論文的部份內容改寫,曾於2005年7月在中山大學珠海校區舉
辦的「族群與文化變遷 兩岸三地研究生研討會」上宣讀。導師朱鴻林和科大衛、趙世
瑜、劉志偉、陳春聲、程美寶各位教授的指導和建議讓我受益良多。研討會上各位師友的
批評和兩位匿名評審、編輯的意見也給我很大的啟發和幫助,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謝。
《歷史人類學學刊》第四卷 第一期(2006年4 月),頁29-59
30 杜正貞
晋城(隋以後稱澤州),古屬上黨,位於太行、王屋兩山之間,考古挖
掘和上古史的研究認為,其周邊的晋南、豫北地區是華夏文化的發源地之
一,晋東南處於兩地之間,亦有相當悠久的歷史。晋城所在的地區在春秋時
期屬於晋國,秦朝時候屬上黨郡高都縣,到了漢代,在今天晋城市的地域內
分為六縣:濩澤、端氏屬河東郡;泫氏、高都、陽阿屬上黨郡;沁水屬河內
郡。此後歷代建置沿革多有變遷,至隋朝始有澤州之稱謂,其下仍領六縣,
至此,澤州建置基本固定下來。在唐中期以後至五代,兵戈擾攘、藩鎮專
權,澤州亦曾一度處於澤潞節度使、昭義節度使的控制之下。公元960年,
宋太祖親征澤潞,削平了原後周昭義節度使李筠的叛亂,從此澤州屬於河東
道,處於北宋政府的直接控制之下。
北宋在澤州的地方歷史中是一個重要的時代。由於北宋建都開封,位於
黃河以北、太行山腳下的澤州成為當時政治統治的核心地區。正是在這個時
期,國家在這裡建立了有效的地方基層組織系統,進行賦稅徵收,並通過敕
封地方神等方式管理地方的民間信仰和組織。從文化地理的角度來看,澤州
非常接近洛陽,也就是北宋理學的開創者們,如周敦頤、張載、邵雍、程
頤、程顥等活動的中心地區,這也使得澤州在北宋以後北方理學的發展和傳
播過程中佔有一席之地。
靖康之難(1126 )以後,宋室南渡,澤州變為金朝的統治範圍。金貞祐
年間(1213-1217 ),蒙古大將木華黎帶領軍隊掃蕩山西,此時的澤州居於
幾個歸順蒙古的地方豪強的管理之下,直到大約至元(1264-1294 )初年,
澤州地方官員實行遷轉法廢除了州郡官的世襲,將官員的任命、遷調權收歸
中央。因此,澤州在唐末至元代事實上經歷了數次較大的戰爭和人口的流
徙,但正是在這樣一個變動的大時代中,地方社會的基本面貌逐漸形成,並
且表現出它相對連續的、富有創造力的一面。
本文將以北宋為起點,從地方信仰系統的演變、村落組織模式的形成和
本地文化教育傳統的構造等方面來分析宋金元時期澤州所經歷的變化。我們
希望可以通過澤州的個案,更好地理解宋金元時期華北的地方社會和地方文
化的演變。我們還將分析民間信仰和文人傳統是如何分別進入地方歷史的寫
作的,兩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