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寿阳―盂县一带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的探讨.docVIP

山西省寿阳―盂县一带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的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省寿阳―盂县一带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的探讨

山西省寿阳―盂县一带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的探讨   摘要: 寿阳―盂县一带铝土矿赋存于中石炭系本溪组下部的含矿岩系中,属于中铝、高铁、高硫铝土矿,伴生Ga、 Nb、轻稀土元素(La、Ce、Nd)等多种元素。阐述了寿阳―盂县一带铝土矿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对该区及其外围寻找新的铝土矿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Abstract: Shouyang-Yuxian area bauxite resides in the ore-bearing rock series of the lower Middle Carboniferous Benxi group.It belongs to aluminum, high-iron bauxite, associated Ga, Nb,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s (La, Ce, Nd) and other elements. The author expounded the characterristics and geneses of Shouyang-Yuxian area bauxite deposit, which will merit greatly finding other new bauxite.   关键词: 山西寿阳―盂县一带;本溪组;铝土矿;耐火粘土矿   Key words: Shanxi Shouyang-Yuxian area;Benxi group;bauxite;refractory clay   中图分类号:P61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7-0271-02   1 区域地质概况   寿阳―盂县一带铝土矿位于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东翼,“多”字型斜列槽地的“沁水凹陷”北部边缘,阜平古陆南坡,盂县―阳泉―左权铝土矿带内(图1)。   区域地层从寒武系、奥陶系的海相碳酸盐岩、中上石炭统的海陆交替相的铝质岩、碳酸盐岩、含煤泥质岩、碎屑岩到二叠系的陆相碎屑岩,显示了两大沉积旋回。含矿岩系为石炭系中统本溪组的一套铁铝碎屑岩建造,主要出露于寿阳县平舒、解愁、段王,盂县郭家山一带,可分上下两个岩性段:下段平行不整合于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之上,为一套海陆交互相铁铝岩建造。下部为粉红、红褐色铁质粘土岩、铁铝质岩,底部于奥陶系侵蚀面之上多形成赤铁矿和褐铁矿(山西式铁矿);中部为灰白、深灰色铝土岩(铝土矿、耐火粘土矿)及硬质粘土岩;上部为薄层杂色页岩、粘土岩夹粉砂岩透镜体,其中夹1~3层不稳定灰岩及煤线1~2层。上段下部黑色页岩与石灰岩互层,灰岩一般为1~2层,多呈透镜状出现。由东向西,层数逐渐增多,最多可达5层。中上部为灰黄色砂质页岩,细粒长石石英砂岩。   本溪组厚度在西山村为26m,宗艾28m,坪头38m,从东向西地层厚度有变厚的趋势,反映盆地中心位于西侧。地层厚度受古地形影响,一般在低凹处,厚度大,铝土岩发育;反之,厚度小,铝土岩亦薄。例如南垴含铝岩系发育5m铝土岩及铁矿,向东到长榆河一带,其下部铝土岩层尖灭,仅见几十厘米铁质粘土岩,代之出现的是灰黑色富含植物化石的泥岩夹煤线;树儿岭仅出露0.5m,向南到宗艾可见到6m铝土岩及铁矿。   2 矿体地质特征   本区铝土矿的含矿层是由铝土矿和粘土矿组成,含矿层处于本溪组构成的含矿岩系的中下部,铝土矿和粘土矿在矿物成份和化学成份上具有渐变的关系,在厚度上呈互为消长的关系。从矿床的整体而言,粘土矿多作为铝土矿的从属矿种出现,它一般赋存于铝土矿的顶部和底部,少数作为铝土矿的夹层出现。铝土矿矿体的形态、大小有三种基本形态,即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溶斗状。三者之间均有过渡类型。矿体产状总体上与围岩一致,但溶斗状矿体的产状特殊,它上大下小,其层理从矿体周边向中心倾斜,与顶、底板围岩产状都不一致。   3 矿石特征   根据矿物成份和结构构造特征可划分为碎屑状矿石、半粗糙状矿石及致密状矿石三种类型。   碎屑状矿石多分布于矿层中部,呈灰黄、黄褐、灰色,碎屑状结构,局部为扁豆状或砾状结构,块状构造。碎屑形态多样,主要有棱角状,次棱角状、次圆状、浑圆状,排列杂乱,分选较差,大小不等,一般为1.0~2.5mm,最大可达8mm。碎屑一般占矿石的20~30%,局部达40~50%。碎屑成分单一以一水硬铝石为主,含量70~80%,呈隐晶质,局部混杂少量细小鳞片状集合体的高岭石。   半粗糙状铝土矿呈灰白、浅灰色,半粗糙状结构,表面粗糙具有土状感,块状或微层状构造,分布于矿层中下部。矿物成分以一水硬铝石为主,一般在85%以上;次要矿物为高岭石和金红石,一般小于8%。碎屑形态为次棱角状、次圆状、浑圆状,杂乱分布,无方向性,粒度一般0.15~0.35mm,碎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