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音乐研究报告.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潮汕音乐研究报告

潮汕音乐研究报告 篇一:潮剧伴奏音乐研究综述   潮剧伴奏音乐研究综述   XX01011 秦思榕   潮剧作为潮汕地区的地方剧种,它有着用潮汕方言演绎的唱腔以及用潮汕独有的调式演绎的伴奏音乐。别具一格的伴奏形式及曲调是潮剧散发着有别于其他剧种的独特韵味。   潮剧的伴奏乐器分为文畔乐器及武畔乐器。文畔乐器指的是拉弦乐器和吹管乐器,武畔乐器指的是打击乐器。由文畔乐器演奏的音乐称为管弦乐,由武畔乐器演奏的音乐称为锣鼓乐。这两部分的伴奏音乐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碰撞出许多精彩的火花。   笔者作为一名潮汕人,对潮剧本身有着独特的情感,所以笔者在此想对研究潮剧伴奏音乐的文献做一个整理以及对比,希望能对以后潮剧伴奏音乐的研究有所帮助。笔者收集到的文章共有21篇,其中对潮剧伴奏音乐进行概括性研究介绍的有五篇,对文畔乐器以及它们演奏的伴奏音乐研究有八篇,对武畔乐器及它们演奏的伴奏音乐的研究有两篇,还有两篇是对潮剧伴奏音乐新形式的介绍。接下来笔者会一一介绍。   一、对潮剧伴奏音乐的整体研究   在潮剧舞台上有三股索,一是武畔乐器演奏的打击乐,二是文畔乐器演奏的管弦乐,三是中台,亦是演员表演区。这三股索中有两股就是伴奏音乐。可见伴奏音乐对于潮剧的重要性。   蔡毅在《汕头大学学报》XX年第5期上发表的文章《潮剧伴奏音乐概述》将伴奏音乐分为锣鼓乐和管弦乐两部分进行介绍,锣鼓   乐部分仅简单的介绍它的组合形式和不同组合使用不同的乐器,对于不同的锣鼓组合表现的情绪有何不同并没有介绍。管弦乐部分分为唢呐牌子,弦引,锣经,情绪间奏乐,和弦诗乐曲来介绍。介绍过程中并没有提到文畔的乐器组合形式和曲调调式特点,且其中介绍的弦引以及锣经都是打击乐部分伴奏,笔者认为这篇文章存在漏洞,不具备太多的参考价值。陈博的《潮剧与潮剧伴奏音乐的特色》(《艺术教育》XX年第3期)这篇文章先写潮剧的历史沿革和唱腔音乐,留有三分之一的笔墨写了潮剧的伴奏音乐,它先将潮剧的伴奏音乐分为文畔和武畔两部分介绍,介绍了文畔乐器的组合以及阵容的大小,着重介绍了文畔中的带头者——二弦兼唢呐的演奏家,而对于武畔中的司鼓指挥者并没有太多的介绍。并对文革后潮剧伴奏乐器引进了西洋乐器做了介绍,西洋乐器的引进大多是对文畔乐器队伍的补充。以上是它对伴奏乐器介绍的内容,它对伴奏曲调的介绍,分为鼓科介、唢呐曲牌,笛套乐,弦诗乐四个部分进行简单介绍,还对潮剧音乐的音律和调式进行介绍。这篇文章系统的介绍了潮剧伴奏音乐。但着重介绍文畔的伴奏部分,对于武畔部分的介绍并没有太过详细。郑仕桐在XX年8月30日的《潮州日报》上发表了《潮剧伴奏浅说》,这篇文章着重介绍了潮剧音乐中的特殊调式,轻三六,重三六,活五,反线调四种调。介绍了四种调表示的不同的情绪以及与各种调对应的剧目片段。所以这篇文章对于伴奏音乐介绍并不全面,它仅仅针对文畔乐器演奏的曲调部分的调式进行介绍。   书籍方面对潮剧伴奏音乐的介绍有三本,分别是陈韩星的《潮   剧与潮乐》(暨南大学出版社XX年出版)、林淳钧的《潮剧艺术欣赏》以及由广东省戏曲改革委员会出版的《潮剧音乐(二)伴乐部分》。陈韩星的《潮剧与潮乐》用了两面的篇幅介绍了潮剧伴奏音乐的特色,将三种潮剧剧目类型,大锣戏,小锣戏,苏锣戏和轻三六,重三六,活五,反线调的风格对应起来介绍,将文畔和武畔的伴奏结合起来,让读者了解文武畔之间是相互配合的。林淳钧的《潮剧艺术欣赏》中对伴奏音乐的介绍仅在于对乐器的介绍,书中大概用了两面篇幅介绍了潮剧的伴奏乐器。首先介绍了文畔和武畔的乐器组合,并针对不同的文畔乐器领奏,介绍他们所表现的情绪和情境。对武畔乐器三种不同的组合形式及功能也是介绍的十分详细。除此之外,他还介绍了潮剧伴奏的沿革,并列出表格写出现在潮剧团表演所使用的伴奏乐队阵容。而这本由广东省西区改革委员会出版的《潮剧音乐(二)伴乐部分》收集的都是乐谱,其中有唢呐曲牌,二板吹鼓套,笛套乐和弦诗乐,弦诗乐还按照不同的调式进行分类。   以上是对潮剧伴奏音乐进行整体研究的文章,从这些文章中可以了解到潮剧伴奏音乐的特色,以及对潮剧的伴奏音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二、对武畔乐器及武畔乐器演奏的研究   对武畔乐器以及武畔乐器研究的文章有六篇。其中对整个武畔乐器的组合进行介绍有三篇,对单独一种武畔乐器进行介绍的文章也有三篇。蔡建臣的《浅谈潮剧打击乐》(《民族民间音乐》1992年第4期)是对潮剧的击乐设置,沿革以及伴奏的技法进行探讨。它介绍了   潮剧击乐的设置,分为木革类打击乐以及金属类打击乐,介绍了两类打击乐的乐器。并介绍了打击乐的三种组合,大锣戏,苏锣戏,小锣戏。并介绍三种不同组合所表现的不同情绪和场景和三种不同的组合的关系。除此之外,还对打击乐的指挥司鼓做了介绍。作者从一个司鼓指挥的角度介绍了打击乐的变化以及三套锣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