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早衰遗传学病因研究进展.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卵巢早衰遗传学病因研究进展

·768·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年8月第31卷第8期 综述与讲座 文章编号:1005-2216(2015)08-0768-06 卵巢早衰遗传学病因研究进展 张茜蒻,秦莹莹,陈子江 关键词:卵巢早衰;遗传性;基因突变;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Keywords:prematureovarianfailure;hereditary ;genemutation;genome-wideassociationstudies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志码:A 卵巢早衰(prematureovarianfailure,POF)是 病。POF患者Xp缺失常涉及短臂近端Xp11.2- 指女性40岁之前闭经,伴促性腺激素升高及雌激 p22.1,提示该区域对卵巢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既 素缺乏,发病率1%~2%,累及约200万中国育龄 往对Xq缺失和X-常染色体易位的研究发现,Xq 期女性。目前已知病因包括染色体异常、基因突 存在卵巢功能和生殖寿命所必需的关键区域 变、自身免疫因素、医源性因素等。相对西方高加 Xq13.3-q26/q27,此区域又分别被命名为POFl 索(平均确诊年龄36岁)及塞尔维亚人群(平均确 (Xq26-q28)和POF2(Xql3-q21),多数平衡易位断 诊年龄34.2岁),中国POF患者发病年龄更年轻化 裂点位于POF2区域。此外,传统的核型分析所不 [1] (平均确诊年龄29.8岁) ,发病早可能与人种、营 能识别的低水平嵌合、隐匿性重排和X染色体失 养、环境等因素相关,同时也提示遗传因素在POF 活方式也与POF存在相关性。 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探讨遗传缺陷是特发性POF 女性卵巢功能的维持依赖于2条结构正常的 病因研究的主要方向。 X染色体。其中,对卵巢发育及其功能极具重要性 本文将综述POF遗传学研究进展,包括染色 的基因聚集于X染色体的关键区域。该区域内逃 体异常和基因突变,并介绍近年来全基因组水平 避X染色体失活的基因单倍剂量不足、重排对邻 研究的主要发现。 近基因的“位置效应”或非特异性扰乱减数分裂同 源染色体配对均可导致卵泡闭锁加速,是X染色 1 染色体异常 体畸变导致POF发生的主要致病机制。通过对X- 染色体异常是POF主要病因之一。2011年陈 常染色体平衡易位断裂点及X染色体节段性缺失 子江等对531例中国汉族POF患者进行核型分析, 的定位已识别部分POF相关候选基因。但有些X- 发现染色体异常率为12.1%,其中X染色体异常率 常染色体易位的断裂点并不分裂任何基因或所在 [1] 高达93.7% 。45,XO及其嵌合体[45,XO/46,XX 区域几乎不含编码基因,故推测易位断裂点对易 和(或)47,XXX]、X染色体长臂或短臂缺失、X-常 位至X染色体上的常染色体基因通过表观修饰效 染色体易位是常见的异常核型。X单体及其嵌合 应导致基因功能的异常。 体是最常见的X染色体数目异常,患者多表现为 常染色体异常与POF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既 原发性闭经。47,XXX较为少见,发生率约为 往有报道13、14、18、21号染色体三体及相互易位, 3.8%,且常伴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或肾上腺疾 但因未能精确识别致病基因,故常染色体异常与 POF的相关性目前尚无定论。 DOI:10.7504/fk2015070121 2 POF相关致病基因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生殖医学研究中心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 2.1 非综合征型POF候选基因研究 目前已发现 院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山东济南250021 通讯作者:陈子江,电子信箱:chenzijiang@ 的POF候选基因近80个,但突变导致蛋白功能损 中国

文档评论(0)

5611907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