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环境概况-济宁环境保护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区域环境概况-济宁环境保护局

鱼台县第二生活垃圾处理厂工程 03 区域环境概况 PAGE 3 山东省环科院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3区域环境概况 3.1自然环境概况 3.1.1地理位置及交通 鱼台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北纬34°53’~35°10’,东经116°23’~116°49’,南阳湖和昭阳湖的西岸,地属鲁西南南部,南与江苏省丰县、沛县毗邻,西与金乡县交界,北靠济宁市任城区,东隔南四湖与滕州、微山相望,全县东西最大横距37.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3.5公里。总面积654.2平方公里。全县设鱼城、清河、王庙、王鲁、张黄、李阁、唐马、老砦8镇,罗屯1乡和谷亭、滨湖2个街道办事处。下辖83个管理区,392个行政村,930个自然村。 鱼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区内路网比较完善,251省道纵贯南北,346省道、348省道以及县乡公路纵横交错;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三级水运航道千吨级的船舶可直达长江口岸。对外联系方便,日菏铁路、京沪铁路,日兰高速公路、105国道从周边绕过;北距济宁曲阜机场仅半小时路程。 项目地理位置见图3.1-1。 3.1 鱼台县境内地质构造相对稳定,为鲁中南泰沂、蒙山山前倾斜平原与华北平原交接洼地的中心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坡度万分之二左右。地面标高+35~+38米,以平原地形为主。境内地层自上而下有第四系、上侏罗统蒙阴组,上二迭统上石盒子组、下二迭统下石盒子组合山西组、上石炭统太原组、中石炭统本溪组、中下奥陶统和寒武系。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本区地震烈度为6~7度,属地震活动不频繁区,适宜作为建设用地。 区域地层较为齐全,主要有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侏罗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其中第四系松散层广布全区。奥陶系最大厚度813m,主要为灰白色、灰色、深灰色厚层石灰岩、化云质灰岩、豹皮状灰岩、泥岩、白云岩。石炭系中、上统(C2~C3)包括中炭本溪组和上炭太原组,总厚度210m左右,岩性组成为粉砂岩、泥岩,发育有9-17层石灰岩,夹18-25层煤层,底部县钻土层及山西式铁矿层,属海陆交互相沉积,与下伏奥陶系地层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二迭系包括上石盒灰色、灰绿色砂岩。其中山西组含煤2~5层,分布于本区西部,属海陆交互沉积,与下伏石炭系地层呈整合接触。侏罗系厚0~1000m,上部为灰绿色松细砂岩层夹泥岩,下部为红色砂岩,底部有不稳定的砂岩,不整合与下伏地层以上,为陆相沉积。上第三系厚度200~250m,为黄褐色、灰绿色、灰白色粘土,粉砂夹细砂,底部常有沙硕,分布全区,为冲积、洪积及湖相沉积,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第四系厚100m左右,为黄褐、灰、灰绿色粘土,分支粘土,砂及沙硕,广布全区,东薄西厚,属冲积、洪积及湖相沉积,缺失早更新统下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根据山东省大地构造分区,在区域上,本区Ⅰ级单元属中朝准地台;Ⅱ级单元属潞西中台隆;Ⅲ级单元属济宁—成武断束,Ⅳ级单元属济宁凹陷区。 主要断裂有近东西向的凫山断裂、郓城及近南北向的孙氏店断裂、嘉祥断裂、及济宁断裂。其中嘉祥断裂:谢集-卜集-芦楼往东北延伸,走向355°,倾向北东,燕山期形成。济宁断裂为区域性大断裂,北起汶上,向南纵贯济宁煤田,长约50km,其走向大致与济宁支断裂平行,倾向西,倾角约70度,落差大于1000m。 褶曲在垂向上分为两个构造层,其上部(深埋260~330m)为松散的第四系和半固结的上第三系碎屑沉积建造,其下总体为奥陶至侏罗系的单斜构造,倾向北或北,西倾角5~15度。 3.1. 本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降水集中、干湿交替、无霜期长、偶有灾害的特点。气温,历年平均13.6℃。年内1月最冷,平均-1.7℃,7月最热,平均26.8℃。平均气温日较差10.2~11.5℃。不低于0℃的农耕期平均296天,平均积温5076.7℃。不低于10℃的喜温作物生长期,平均215天,平均活动积温357.9℃。低于0℃的越冬期约70天,负积温117.5~172.5℃。降水,历年平均降水量707.1毫米。年降水量最多1393.8毫米,最少只有285.6毫米。夏季降水量最大,平均331.7毫米,冬季降水量最小,只有27.8毫米。平均年降水日数为61~85天。历年初雪日最早在11月上旬,终需日最晚在3月中旬。降雪日数平均为6.6~12天。平均降雪量20毫米,最多30~50毫米,最少不足0.5毫米。日照,历年平均日照数2306.8小时,平均227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