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结构与功能课件——血液.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液Blood 血液Blood 主要功能 运输物质 缓冲功能 维持内环境稳态 防御和保护 生理性止血 血液Blood 红细胞膜的通透性 对某些物质选择性通透的能力 通透的物质 O2 和 CO2,尿素 电解质:负离子 Cl-、HCO3- 正离子难以通过 血液Blood (二)血液凝固过程 抗凝系统 细胞抗凝系统 体液抗液系统 体液抗凝系统: 1.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因子 抗凝血酶III由肝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 分泌的一种糖蛋白。 抗凝血酶III可以与FIXa、FXa、FXIa、FXIIa 和凝血酶分子中的丝氨酸残基结合, 使凝血因子和凝血酶活性中心失活。 纤维蛋白溶解 血液Blood 2.ABO血型的检测 重点 1 理解HE染色; 2 掌握上皮组织特征、分类依据,特殊结 构类型、功能; 3 了解上皮结构、功能; 4 了解腺上皮及腺概念、分类。 “万能受血者” “万能供血者” 第三节 血液的理化性质 1、比重血液: 1.050~1.060,主要决定于红细胞数目。 血浆:1.025~1.030,主要决定于血浆蛋白。 红细胞:1.090~1.092,主要决定于血红蛋白。 2、黏滞度(viscosity) (相对于水而言) 血液/ 4 - 5;血浆 / 1.6 -2.4 粘滞性大小和红细胞数目/血浆蛋白含量有关。 疾病时,微循环血流减慢,红细胞叠连聚集粘滞性增大,血流阻力加大。 3、血浆渗透压 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和正常血浆容量 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和细胞正常体积 生理作用 主要由白蛋白形成 主要由Na+、Cl–形成 形成物质 占很少(3.3kPa) 占绝大多数(770kPa) 所占比重 胶体渗透压 晶体渗透压 组成 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等张溶液:能使红细胞保持正常形态和大小的溶液 高渗溶液 低渗溶液 等渗溶液 正常值:7.35~7.45 4、血浆pH值 维持相对稳定的因素: (1)血浆中的缓冲物质: NaHCO3/H2CO3 ; Na2HPO4/NaH2PO4和血浆蛋白钠/血浆蛋白。 (2)通过肺和肾的调节 第三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一、血液凝固 概念:溶胶状态→凝胶状态 纤维蛋白原(可溶) 纤维蛋白(不溶) 本质: 血清:血块发生收缩析出的淡黄色的液体。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血清中缺少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发生时消耗掉的一些凝血因子,但增添了一些凝血时由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释放出的化学物质。 生理性止血过程 1. 血管挛缩 损伤刺激;血小板释放缩血管物质 2. 血小板血栓形成 血小板粘附、聚集在血管受损处,形成止血栓(初步止血) 3. 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与维持 激活凝血系统,使血浆中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形成纤维蛋白网加固血小板血栓(有效止血) (一)凝血因子 1.概念: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 血友病(hemophilia) 缺因子Ⅷ——血友病甲(A) 缺因子Ⅸ——血友病乙(B) 缺因子Ⅺ——血友病丙(C) ①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Xa, Ca 2+ , V, PF3) 内源性:启动因子Ⅻ 外源性:启动因子FⅢ ②凝血酶的形成 ③纤维蛋白的形成 1.基本过程 2.凝血途径 凝血酶原激活物 凝血酶原 凝血酶(Ⅱa)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Ⅰa) 凝血酶原激活物 2. 肝素 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的一 种粘多糖,可与抗凝血酶III结合,增强抗 凝血酶III的抗凝作用。还可刺激血管内皮 细胞释放组织因子抑制物和其他抗凝物质 来抑制凝血过程。 3. 蛋白质C系统 4.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 血型(blood group) :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凝集原 凝集素 红细胞凝集: 指红细胞的凝集原与其所对抗的凝集素相遇时 发生的抗原抗体免疫反应(本质),红细胞聚集成团,破裂溶血。 血液凝固: ABO血型系统中的抗原和抗体 一、ABO血型系统 1.分型依据: 红细胞膜上抗原的种类不同和有无。 特 点: 用已知血清中抗体检测红细胞膜上抗原种类和有无来判断血型。 结果判断: 3. ABO血型的遗传 ABO血型系统中控制A, B, H凝集原形成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的等位基因上。 A、B基因为显性基因,O基因为隐性基因。可据此判断亲子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