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女性盆腔疾病影
女性盆腔疾病的影像诊断 空军总医院磁共振科 熊明辉 内容提要 检查方法 正常解剖 宫颈癌 子宫肌瘤 检查方法 1.CT检查方法 (1)检查前3天少渣饮食,如有习惯性便秘者可于检查前2天服用缓泻剂。 (2)检查前3h服1%泛影葡胺600~800ml以充盈小肠,或直肠内注入造影剂,使其直肠、 乙结状结肠充盈良好。 (3)扫描前已婚者阴道内置以含造影剂纱布或含气塞子。 (4)待病人膀胱适量充盈,觉有尿意时扫描。扫描时取仰卧位,扫描范围自耻骨联合下方向上至髂骨前上棘,层厚、层距10mm,必要时加扫5 mm。 (5)先平扫,根据需要增强扫描。 (6)多平面重建的应用:有助于病变定位。 MRI检查方法 (1)病人膀胱适量充盈,取仰卧位,平静呼吸。女患者阴道内置以标记栓子,或直肠内注气,但不是常规采用。 (2)扫描前令病人除去身上金属异物。 (3)扫描平耻骨联合上方,常规层厚5 mm,层距5 mm。 (4)脉冲序列:横轴位T1WI、T2WI,矢状位T1WI、T2WI,必要时增强扫描。 (5)脂肪抑制序列的应用:对含脂肪的肿块鉴别非常有意义(如畸胎瘤与的巧克力囊肿的鉴别)。 (6)冠状位不常规使用。 女性盆腔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一)CT表现 (1)阴道、子宫颈:耻骨联合切面可见充填的纱布塞子及含气标志的软组织密度影,位于 膀胱与直肠之间,两侧有斑点状阴道静脉丛。耻骨联合下方约3cm处仍可见阴道与子宫颈含标志的软组织肿块,两旁为斑点状子宫静脉丛,与盆壁的闭孔内肌或梨状肌之间有清楚的脂肪间 隙。其前方为膀胱与小肠。 (2)子宫:耻骨联合上方5 cm中央为横置的子宫.呈纺锤形,有时偏前、偏后或偏一侧。 子宫的大小随年龄而异:婴儿期子宫体与子宫颈相比为1:2,成年后为2:1。成人子宫从子 宫颈至子底约7~8cm,左右径4~5cm,厚约2~3 cm,产后略大,绝经后萎缩。子宫中央 密度略低为宫腔。 子宫两旁偶见向前方伸展的阔韧带,子宫两旁脂肪中可见斑点状输尿管及子宫静脉丛,与盆腔间有脂肪分隔。子宫与直肠间、直肠与骶骨前均有脂肪相隔。子宫前方为子宫膀胱隐窝,后为子宫直肠隐窝。于耻骨联合上方7cm处仍可见三角形子宫, 两侧梨状肌前内方可见斑点状髂内血管及小淋巴结,子宫后方为乙状结肠。 (3)卵巢、输卵管:正常卵巢呈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2cm×3cm×l cm,常与无造影剂的肠管难以鉴别。正常输卵管细,在CT上难以辨认。 MRI表现 (1)子宫、阴道:MRI对显示子宫、阴道是最好的,尤其是矢状面,T1Wl能提供器官的良好轮廓,有助于确定组织的性质。常表现为中等的信号强度,而T2WI则能确定子宫、阴道各层次、区带的解剖及子宫内的病理改变,并能显示阴道与膀胱、直肠的关系。另外,子宫因年龄、时期而有所不同。 一般肌层T1WI上为略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在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内,肌层的信号强度有一定改变。T1WI上分泌期子宫肌层的信号要比增殖期高。青春期与绝经期后子宫肌层在T1WI为中等信号,生育期则为高信号。子宫厚度l~3cm(从子宫外缘至子宫内膜外缘包括结合带)。子宫内膜矢状面T1WI显示略高信号强度,T2WI于子宫中央可见长带样高信号,为子宫内膜及腔内分泌液。子宫肌层与内膜之间为结合带,表现为低信号,为肌层内1/2的血管结构,主要为静脉. (2)卵巢:在矢状位很难显示,轴位或冠状位可以显示。卵巢周围的血管表现为黑色弯曲的管腔,可作为观察卵巢的标记。T1WI为中等信号或略低信号,与子宫、小肠不易区分。T2WI为高信号。 子宫颈癌 为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占妇女恶性肿瘤的35%~ 72%,占生殖器恶性肿瘤的58.5%~93.1%,占总癌症病死率的第4位,女性癌的第2位。平 均发病年龄为40~55岁,但60~69岁又有一高峰。 病理 组织学分为鳞癌与腺癌两类,前者占95%,发展至宫颈外、阴道者达90%,在宫管的仅占 20%。癌肿生长方式有外生型及浸润型两种,鳞癌倾向于外生性肿块,腺癌倾向于侵犯宫颈及宫旁组织。 临床表现 早期可无症状,随肿瘤发展出现出血、白带、疼痛和压迫症状,并有接触性出血及分泌物的恶臭等。 2.转移途径 (1)直接蔓延: 1)向下蔓延至阴道黏膜。 2)向上至子宫下段肌层。 3)向两旁至韧带、阴道旁组织,甚至盆壁。晚期导致输尿管梗阻。向前后可侵及膀胱、直肠,可出现膀胱阴道瘘或直肠阴道瘘。 (2)淋巴转移: Ia期无淋巴转移, Ib期约15%~20%淋巴转移, II期约25%~40%,III期50%以上。最初淋巴结受累的有宫颈旁、闭孔、髂内外组织继而累及骶前、髂、腹主动脉和腹 股沟组,晚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雅马哈 XSR900-MTM890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 新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游戏》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钢结构厂房建设工程造价指标(清单计价).docx
- BIAMP NEXIA连接使用中文教程.pdf
- 一文读懂《中国人民解放军新共同条令》PPT课件.pptx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docx
- 老挝波罗芬高原铝土矿地质特征及开发利用.docx VIP
- 电机在线监测与诊断.ppt VIP
- SAEJ2045-1998 燃油系统管组件的性能要求(中文翻译).pdf VIP
- 2024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