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报告模板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目的】
1.了解水的表面性质,用拉脱法测定室温下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2.学会使用焦利氏秤测量微小力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仪器】
焦利秤,砝码,烧杯,温度计,镊子,水,游标卡尺等。
【实验原理】液体具有尽量缩小其表面的趋势,好像液体表面是一张拉紧了的橡皮膜一样。这种沿着表面的、收缩液面的力称之为表面张力。测量表面张力系数的常用方法:拉脱法、毛细管升高法和液滴测重法等。此试验中采用了拉脱法。拉脱法是直接测定法,通常采用物体的弹性形变(伸长或扭转)来量度力的大小。液体表面层内的分子所处的环境跟液体内部的分子不同。液体内部的每一个分子四周都被同类的其他分子所包围,他所受到的周围分子合力为零。由于液体上方的气象层的分子很少,表层内每一个分子受到的向上的引力比向下的引力小,合力不为零。这个力垂直于液面并指向液体内部。所以分子有从液面挤入液体内部的倾向,并使得液体表面自然收缩,直到处于动态平衡。
表面张力 f 与线段长度 L 成正比。即有:
f = αL (1)
比例系数α 称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其单位为Nm-1。
将一表面洁净的长为 L、宽为 d 的矩形金属片(或金属丝)竖直浸入水中,然后慢慢提 起一张水膜,当金属片将要脱离液面,即拉起的水膜刚好要破裂时,则有
F = mg + f (2)
式中 F 为把金属片拉出液面时所用的力;mg 为金属片和带起的水膜的总重量; f 为表面张力。此时, f 与接触面的周围边界 2(L+ d ),代入(2)式中可得α = F ? mg2( L + d )
本实验用金属圆环代替金属片,则有
α =
F ? mg
π (d1 + d2 )
式中 d1、d2 分别为圆环的内外直径。
【实验步骤】1.调 “三线对齐”
2. 测量弹簧的倔强系数 K
3.测(F-mg)值。
F ? mg = f = K ?S
代入得
K
α =
?S
π (d
+ d
)
1
2
4.用卡尺测出 d1、d2 值,将数据即可算出水的α 值。
5. 再记录室温,可查出此温度下蒸馏水的标准值α ,并做比较。
四、强调注意事项:
1.由于杂质和油污可使水的表面张力显著减小,所以务必使蒸馏水、烧杯、金属片保
持洁净。
2.清洁后的用具,切勿用手触摸,应有镊子取出或存放。
3.测量 S 时要避免水膜提前破裂,否则实验误差较大,其中引起水膜提前破裂的因素 有:桌面的震动,空气的流动,金属圆环底部不水平等。【数据处理】
1.用逐差法计算弹簧的倔强系数(实验温度:180C)
砝码数
增重读数(mm)
减重读数(mm)
平均数(mm)
(mm)
0
246.82
246.32
246.57
49.56
1
255.78
254.82
255.05
50.00
2
264.62
264.44
264.61
50.60
3
275.44
275.32
275.38
50.69
4
284.32
285.42
284.87
49.95
5
296.44
295.82
296.13
?
?
?
?
?
6
305.22
304.88
305.05
7
315.24
315.18
315.21
8
326.32
325.82
326.07
9
334.52
335.12
334.82
50.16
=0.976
0.485
0.584
=0.02mm
=0.560
=0.010
2.计算液体表面张力
次数
初始位置S0(mm)
水膜破裂时读数Si(mm)
ΔS=Si-S0(mm)
(mm)
1
245.60
247.76
2.16
2.05
2
238.82
240.70
1.88
3
231.62
233.84
2.22
4
224.42
226.56
2.14
5
217.48
219.32
1.84
0.188
0.226
0.02mm
=0.226
3. 金属环外、内直径的测量(本实验直接给学生结果)
平均值(mm)
d1
?34.92
d2
?33.12
0.009
3.计算表面张力系数及不确定度
0.462
4.表面张力系数的理论值:0.0728
【误差分析】
定标时砝码盘摇晃,会使 HYPERLINK /c/95.html \t /b/_blank 传感器受到大于砝码盘(含砝码)重力的力的作用,这会导致测得的电压值偏大,致使定标获得的k过大,导致最后求得的结果偏小
如果吊环不水平,则会导致水面在下降过程中,水膜并不是同时破裂,实际作用于吊环 的水膜长度只是吊环周长的一小部分,这会会导致最后求得的结果偏小
3. 测定仪测量电压值并不是连续的,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反应,若在水膜即将破裂时水面下降过快,传感器尚未显示出实际的最大电压值, 吊环就已经脱离水面。这样会导致所测得的张力过小,从而导致求得的系数过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