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细胞计数和.ppt
* * 内儿科教研室 刘文慧 血液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血液系统状态的评估 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 血液系统概述 血液的主要成分 血浆55% 血细胞 45% 血浆Plasma 90%水份 10%溶质 蛋白质 清蛋白 纤维蛋白原 球蛋白 电解质 代谢终产物 营养物质 其它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对抗侵入的微生物所必需的 血浆凝固所必需的蛋白质 钠、钾 葡萄糖、氨基酸、脂质 尿素、尿酸、肌酐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嗜中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概述 分类 贫血病人的护理 定义 外周血在单位体积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值,以血红蛋白浓度较为重要。 在我国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妊娠低于100g/L。或者红细胞比容分别低于42.0%容积、37.0%容积、30.0%容积,均为贫血(anemia)。 概述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要点 治疗要点 常见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一、概述: (一)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是由于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合成减少所致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 (二)铁的代谢 1.铁的来源和吸收 生理性来源: 外源:食物 如瘦肉、蛋类、肝、木耳、海带 内源:衰老破坏的红细胞 病理性来源:输血或铁剂治疗 2.铁的分布与储存 正常人含铁总量3g-4.5g,其中血红蛋白铁约占67%,储存铁29.2%。4%为组织铁,存在于肌红蛋白及某些酶类。 3.铁的代谢 吸收: 1)部位:十二指肠及空场上段 2)影响因素: ①胃酸和维生素C使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并使铁稳定在溶解状态,防止再氧化。 ②肠粘膜根据体内储存铁的情况,调节其吸收,储铁丰富,铁蛋白饱和,吸收少,反之相反 排泄: ①正常情况下,体内的铁呈封闭式循环,每天的排泄量极少,与吸收量保持平衡。 ②主要由胆汁或经粪便排出,尿液、汗液、皮肤细胞代谢排出少量铁。 3.铁的代谢 转运与利用: 肠粘膜 血液 铜蓝蛋白 Fe3+ + 转铁蛋白 血清铁(运铁蛋白复合体)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骨髓 幼红细胞 铁受体 + 胞饮作用 细胞内 Fe 3+ 转铁蛋白 +原卟啉 血红素 +珠蛋白 血红蛋白 Fe2+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需铁量增加而摄人不足 正常成人每天需铁量约1—2mg,育龄妇女、婴幼儿、青少年的需铁量增加。如长期食物中铁的含量不足,则使体内贮存铁缺乏而引起缺铁性贫血。 2.铁的吸收不良 原理 1)?铁以二价离子由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吸收, 2)?胃酸使食物中的铁游离,增加其溶解度; 3)?维生素c将食物中的三价铁转变成二价铁被肠黏膜吸收。 A胃大部切除及胃空肠吻合术后,食物迅速通过胃至空肠而影响铁的吸收; B萎缩性胃炎、胃全切术后因胃酸缺乏而致铁吸收不良; C小肠黏膜病变、肠道功能紊乱等均可影响铁的吸收。 3.慢性失血 反复多次少量出血可丧失大量的铁,使体内贮存铁逐渐消耗。 1)消化道慢性失血如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钩虫病、痔出血等是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常见病因, 2)女性月经过多 三 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临床表现与贫血的程度、进展的速度有关 1.消化系统:吸收不良、食欲减退、腹泄或便秘。 2.粘膜的改变:口角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咽下困难,或咽下梗阻感 4.皮肤:皮肤干燥、角化、萎缩无光泽。毛发易断易脱。指甲扁平、脆薄易裂,甚至呈勺状,亦称反甲。 5.神经系统异常:儿童青少年发育迟缓、体力下降、智商低、容易兴奋、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或淡漠。可有神经痛、末梢神经炎,严重颅压高,视乳头水肿。少数病人有异食癖,喜食生米、泥土、石子等。 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形态学检查 (1)血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降低比红细胞减少更明显。血涂片可见红细胞体积较正常为小,形态不一,大小不等,染色浅淡,中心淡染区扩大。MCV(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HC(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严重三系减少。 高倍镜下缺铁性贫血的红细胞形态 低倍镜下缺铁性贫血的红细胞形态 正常红细胞的形态 (2)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中晚幼红细胞数量增多。和分裂细胞多见,多数幼红细胞体积变小,胞浆量减少,核成熟早于浆成熟。 (3)铁代谢检查 血清铁降低 总铁结合力升高;转铁蛋白的饱和度降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