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预防犯罪的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2 预防犯罪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 思考: 1.什么是犯罪? 2.你知道哪些罪名?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 1.犯罪的基本特征有那三个? 2.刑罚的含义? 3.我国的刑罚体系是怎样的? 4.我们应如何预防犯罪?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 上述图片属于盗窃罪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 《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 非法拘禁罪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 什么是刑法?(《罪与罚》) 含义:刑法明确了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11 作用:我国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犯罪的特征 严重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应受刑罚处罚性 (严重社会危害性) (触犯刑法) (受刑罚处罚) 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是前二者的必然后果 什么是 犯罪?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含义)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刑罚的种类 管制 拘役 死刑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驱逐出境 罚金 没收财产 剥夺政治权利 主刑只能单独使用 附加刑可以同时使用 “刑法”与“刑罚”相同吗? 刑法,刑法明确了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刑法 刑罚 犯罪 规定 结果 王某在向杜某索要手机打电话遭到拒绝后,对杜某实施殴打致其轻微伤,并乘机开走其出租车。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 本案中的犯罪分子犯了故意伤害罪和抢劫罪。 我国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我国刑法第263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提示』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 对他人的危害: 伤害了他人的生命; 对自己的危害: 受法律制裁、葬送自身前程; 对家庭的危害: 给自己和他人的家庭带来致命的精神打击,给双方亲人带来无法弥补伤痛; 对社会的危害: 给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犯罪带来了哪些危害? ……: …… 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 这些同学的想法对吗?谈谈你的看法。 有的同学认为:莫焕晶放火致人死亡,他是成年人应该受法律制裁。我现在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即使犯罪了,我年龄小也不受处罚。 话题探讨: 教材第55页“相关连接”的内容: 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罪、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人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有政府收容教养。 (1)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交损友 旷课 偷东西、打骂同学 偷窃财物 拦路抢劫 被判刑 阅读课本55页“探究与分享” 分析:陈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 环节三.年少需警惕 1.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2.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 交友

文档评论(0)

chemcar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