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鲁迅-(精选·公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 鲁迅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本章学习要点】 1.了解鲁迅及其创作情况 2.理解为什么说《呐喊》与《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3.掌握对《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的评价。 一、鲁迅的生平与创作 (一)鲁迅的生平(1881.9.25-1936.10.19) 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为豫才。 鲁迅生平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自题小像 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黯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 2、中期:(1918—1927) (1)鲁迅投入到新文化运动中,以小说《呐喊》来表明自己的战斗精神。 (2)在反封建的文化斗争中,他仍然是以人的个性解放和立人作为变革社会的主要途径。 3、第三阶段(1927—1936) (1)促使鲁迅思想进一步发展和转变的第一个巨大推动力是中国社会的现实变动。 (2)促使鲁迅思想进一步发展变化的第二个巨大推动力是1928年的革命文学论争。 (二)鲁迅的创作 1、三个短篇小说集 (1)《呐喊》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不周山》)共15篇。 本书收作者1918年至1922年所作小说共15篇。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初版。 (2)《彷徨》 《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共11篇。 本书收作者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说11篇。1926年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 (3)《故事新编》: 《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 本书收作者1922年至1935年所作小说8篇。1936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2、两本散文集 (1)《野草》:本书收作者1924年至1926年所作散文诗23篇。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 有《秋夜》、《影的告别》、《求乞者》、《我的失恋》、《复仇》、《复仇(其二)》、《希望》、《雪》、《风筝》、《好的故事》、《过客》、《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立论》、《死后》、《这样的战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腊叶》、《淡淡的血痕中》、《一觉》。 (2)《朝花夕拾》:本书收作者1926年所作回忆散文十篇。1928年9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 有《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4、16本杂文集 有《〈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伪自由书》、《集外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 共16本。 5、一本书信集 《两地书》 6、多种学术著作 有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古小说钩沉》、《会稽郡故书杂集》等。 (三)对鲁迅的评价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二、《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1918年5月, 《狂人日记》在《新青年》4卷5号上发表,这不仅是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创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中国新文学小说的奠基之作,在中国新文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呐喊》和《彷徨》以其内容与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一)《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 《狂人日记》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 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开端。 (1)创作背景及主题  从小说的十三则日记的“前言”可以推算出,狂人生活的年代是辛亥革命前的中国封建社会和辛亥革命后五四运动前的中国社会,狂人发病在辛亥革命后五四运动前。这样的社会,鲁迅形象地揭露说:“中国历来是排着吃人的筵宴,有吃的,有被吃的。被吃的也曾吃人,正吃的也会被吃。” 整个社会处于黑暗、野蛮、蒙昧状态。 小说的第三则日记的画龙点睛的概括议论点出了小说的题旨:“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

文档评论(0)

夏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