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自然观的演变-(精选·公开·课件).ppt

第二讲自然观的演变-(精选·公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 自然观的演变 陈发俊 副教授 E-mail:fjchen@mail.hf.ah.cn 自然观的内容 自然观: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认识观点,即人们关于自然界如何存在和演化的根本观点。 自然观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宇宙观 物质观 运动观 时空观 因果观 演化观  两个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科学技术演化     自然观的演变四个阶段(西方) 古代素朴的自然观 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 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注: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主要只经历了第一、四两个阶段。 古希腊自然观:物质观 伊奥尼亚派: √太勒斯—水本原说、阿那克西曼德—无定说、阿那克西美尼—气本原说、√赫拉克利特—火本原说-逻各斯学说 毕达哥拉斯派:灵魂观、数本原说 爱利亚派:理神论、“是者” 元素派: √四根说、种子说 原子论: √原子和虚空 太勒斯—水本原说 水是万物的本原或始基,而地则象一个圆筒或圆盘浮于水上,天上也是水,万物生于水而归于水,水是不变的本体。 功绩:不用传统的宗教的说法来解释万物的起源,即不把万物看作由神所创造的 。 ——自然哲学之父 赫拉克利特—火本原说-逻各斯学说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万物是借浓厚化和稀薄化从火产生而又重新分解为火。这个过程包括“上升的运动”和“下降的运动”。 一切转为火,火又转为一切。这种转换是有“分寸”的,即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赫拉克利特称为“逻各斯” (logos logic ) 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思想 “一切皆流,万物皆变” “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 “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 “驴爱草料,不要黄金” “海水最干净,又最脏;鱼能喝,有营养;人不能喝,有毒。” “[猪]在污泥中取乐”。 “最美的猴子同人类相比也是丑的”。 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四元素说) 四根:水、火、土、气 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并且是按照一定的量组成,定量思想萌芽)。 四根自身没有组合与分离能力,需借助外部原因——“爱”和“恨” “四根说”的影响 希波克拉底四体液生理与病理学说简表 亚里士多德根据“四根说”提出“四质料说”和宇宙生成理论 毕达哥拉斯“数的和谐” 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学派 ——“数”是万物的本源 四象:1(同一)、2(意见)、3(实在与圆满)、4(正义) 最完美的数——10=1+2+3+4 世界应该符合数的美、数的和谐 完全数6=1+2+3,28=1+2+4+7+14 友爱数:284=1+2+5+10+11+20+22+44+110 220=1+2+4+71+142 古希腊自然观理论的集大成 —— 原子论 1、留基伯提出:物质由“原子”和“虚空”组成 2、德谟克利特完善:原子有形状、体积、位置,是运动的,原子的涡旋运动生成宇宙 3、伊壁鸠鲁的发展:原子有重量;总是往下降落;原子做偏离运动,相互碰撞而结合成万物,形成无数的宇宙。 思考:原子论思想为什么没有尽快发展下去而进入真正的科学时代? 关于宇宙结构 太阳中心说的先驱: 毕达哥拉斯学派——中央火及十个天体;阿利斯塔克 地球中心说: 阿那克萨戈拉; 欧多克斯(同心球宇宙模型); 阿波罗尼、希帕克(本轮—均轮模型); 托勒密 中国古代自然观理论 1、三才说:天地人 2、四象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3、八卦说(通常与阴阳结合): 基本概念——爻:阳爻(—)、阴爻(--),爻组合成卦 六十四卦 中国古代自然观理论 4、阴阳五行说 阴阳:月亮和太阳 日光向背 事物发展的 两种趋势 五行:《尚书.洪范》 中国古代自然观理论:元气与道 气与阴阳几乎同时出现 周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甫曰:‘周将亡矣。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皆震,是阳失其所而震于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失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国语·周

文档评论(0)

夏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