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从武昌高师到武昌中大(上)-(精选·公开·课件).ppt

第二讲从武昌高师到武昌中大(上)-(精选·公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昌高师的建立和发展 国立武昌大学 国立武昌中山大学;武昌高师筹建的社会背景 民国初创,蔡元培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对全国教育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科学与民主之风开始冲击思想文化领域。 对“癸卯学制”(1903)进行部分修正,形成了新的“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 从前各项学堂均改称为学校,监督、堂长一律通称校长; 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 各种教科书必须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材一律禁用,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 用培养公民道德取代“忠君”、“尊孔”的教育宗旨; 允许私人办学(高等师范学校除外); 兴办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社会教育;等等。;教育部先后公布《大学令》、《大学规程》、《专门学校令》、《专门学校规程》、《师范教育令》、《高等师范学校规程》、《高等师范学校课程标准》等,对高等教育及高等师范教育作了详细的规定。 教育部公布师范教育令(1912.9.29)     第一条 高等师范学校以造就中学校、师范学校教员为目的。 第二条 高等师范学校定为国立,由教育总长通计全国,规定地点及校数分别设立。    第三条 高等师范学校经费,以国库金支给之。    第九条 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免纳学费,并由本学校酌给校内必要费用。    第十条 师范学校应设附属小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应设附属小学校、中学校。    第十一条 高等师范学校、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得设选科、专修科、研究科。;高等师范学校规程(1913.2) 高等师范学校分预、本科和研究科,亦可设专修科和选科; 修业年限预科为一年,本科为三年,研究科一年或二年,专修科二年或三年,选科二年或三年; 本科分国文部、英语部、历史地理部、数学物理部、物理化学部和博物部。 高师学生总名额应在600人以下。 预科和本科学生均为公费生(可酌量收自费生),公费生免纳学费,并由学校发给膳费及杂费,享受公费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必须在教育界服务6年。;《高等师范学校课程标准》规定的 高师各部具体课目表;教育部根据师范人才的需要,划全国为六大师范区,每大区设国立高等师范学校一所(北京另设女子高师一所),湖北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三省,高师设于武昌。 直隶区(高师设北京) 东三省区(设沈阳) 湖北区(设武昌) 四川区(设成都) 广东区(设广州) 江苏区(设南京);民初六大高师的历史归宿;武昌高师筹办的经过;    清末,张之洞设方言学堂于武昌东厂口;辛亥首义后,改为武昌军官学校;至民国二年七月,教育部筹设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于武昌;八月,拨定武昌军官学校(即旧方言学堂)为校舍,十一月二日正式开学。 ——《中华民国十八年度国立武汉大学一览》     清末,张之洞设方言学堂于武昌东厂口;辛亥首义后,改为武昌军官学校;至民国二年七月,教育部委贺孝齐筹办武昌国立高等师范学校,旋委为校长,即以旧方言学堂校舍为高师校舍,同年十一月二日开学。 ——《中华民国十九年度国立武汉大学一览》     民国二年教育部即其处建立高等师范学校,校舍图书多仍其旧,而规模少宏远矣。 ——周大璞:《国立武汉大学第十六届 毕业生纪念刊》,“校史”。;初创时期的武昌高师 ;;武昌高师校门;武昌高师校门;武昌高师教室;武昌高师教室;武昌高师礼堂;武昌高师礼堂内景;机构设置:建校之初,武昌高师的规模很小,学生都在第一年预科学习,多为通修科目,考试及格后,于第二年分部教学;教职员只有27人,学校的行政体制是在校长以下设教务、学监和庶务3个部。 招生政策: 报名条件:考生必须是中等学校或完全师范学校毕业,身体健全,品行端正,年龄在17岁以上25岁以下(面向湖北、湖南、江西3省招生); 考试科目:国文、英语、历史、地理、理化、数学、博物7门; 入学费用:学生入校不纳学费和食宿费,“衣食书籍大衣皮鞋,均由学校供给,所费不赀”; 招选途径:一是学校直接招选,占25%,一是各省、区公署或教育厅选送,两部分考生在学校会合复试。 教学情况:1914年9月开办本科,第一届预科学生毕业,升入本科学习,分在英语部、历史地理部、数学物理部、博物部,该年度没有招收新生。 由于学校内部的矛盾,1914年11月8日,校长贺孝齐被调回教育部,由教育部另委派督学张渲代理武昌高师校长。;张渲时代的武昌高师;建立校友会    1915年5月,武昌高师建立了校友会,全校师生均为会员。校友会设会长一人,下设评议部、干事部、总务部3部,德育科、智育科、体育科3科,文牍股、庶务股、会计股、交际股、论道股、研究股、自治股、公益股、杂志股9股。评议部长以及特别评议员为推定,其他职员每年改选一次。各股股长多为学生担任,学生在校友会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校友会的工作有组织体育运动,募捐赈济灾民,募集“欧战”救济捐款,编辑出版《国立武昌高

文档评论(0)

夏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