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轼名句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关于赋 赋是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有韵的文体,讲求声律、押韵、对比等形式,它的特点:“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体物”即描摹景物,“写志”指作者要表达的主题,“体物”与“写志”要高度统 一。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侧重于借景抒情,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 请大家欣赏两幅对联: 1、 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2、 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介绍乌台诗案情 大约是苏轼在朝廷当礼部尚书之时,在他被贬谪之前,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书房乌斋去找王安石,王不在,苏轼见乌斋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得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苏东坡瞧了又瞧,好生质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么会在花心上卧呢?以为不妥。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王安石回来后,对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苏东坡到合浦后,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前猛喊:“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罗罗,罗罗,罗罗。 ”苏东坡出于好奇心,走过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象芝麻大的黄色、黑色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就问小孩说:“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狗虫,黑狗虫。”苏东坡离开花丛, 来到一棵榕树下,正碰到树上有一阵清脆的鸟叫声,便问旁人:“这是什么鸟?”旁人答道:“这叫明月鸟。”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诗。 但后人评价说,王安石身为宰相,气量心胸也太狭小,他虽懂得地方上的风俗人情,也不应该因苏轼错改了他的两句诗,而立“乌台诗案”,置苏下狱,进而又随便发配人家。这样做,与搞“文字狱”有何区别。其实,从史实上看,王安石罚苏东坡,错改两句诗不过是表面上的次要的原因,实质上主要原因,则是政治上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因此之故,苏轼先被贬惠州,后再次遭贬儋州。 19、举酒属( )客 20、歌窈窕( )之章 21、少( )焉 22、徘徊于斗( )牛之间 23、冯( )虚御风 24、扣舷( )而歌 25、肴核( )既尽 26、溯( )流光 27、洗盏更( )酌 第一段:写诗人夜游赤壁的情景 景色: 本段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 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 字词句 既望: 属: 所如、所止: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万顷之茫然。 第二段:写作者的饮酒放歌和客人的悲凉箫声。 作者: 客人: 作者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来描写箫声之悲的? 提示:作者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转折过渡 字词句 美人: 舞---泣: 渺渺兮予怀 第三段:写客人“哀”之缘故 字词句 西---东: 鱼---樵: 侣---友: 何为其然也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鱼樵于江渚之上。 第四段:作者对客人的问答。 学习第五段并思考: 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提示:本段感情色彩为”喜”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感情变化过程:乐-悲-乐 先写月夜泛舟,饮酒赋诗,沉浸在美好景色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化无常,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 * 赤壁赋 苏轼 巩义二中东校区 赵伟 1、壬戌( ) 10、酾酒( ) 2、桂棹( )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课件-(精选·公开·课件).ppt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精选·公开·课件).ppt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精选·公开·课件).ppt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件-(精选·公开·课件).ppt
- 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2-(精选·公开·课件).ppt
-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精选·公开·课件).ppt
-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1工业文明的曙光-(精选·公开·课件).ppt
- 八年级鲁教版第三单元化学式与化合价2-(精选·公开·课件).ppt
- 八年级期末语文复习背诵-(精选·公开·课件).ppt
- 八年级美术下册奇特的视觉图形错觉课件1-(精选·公开·课件).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