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树病毒虫害
第十三章 茶树病虫害
茶树病害
1、茶饼病
茶饼病又名疱状叶病、叶肿病、白雾病。是嫩芽和叶上重要病害,对茶叶品质影响很大。分布在全国各茶区。
症状
主要为害嫩叶、嫩茎和新梢,花蕾、叶柄及果实上也可发生。嫩叶染病初现淡黄至红棕色半透明小斑点,后扩展成直径0.3—1.25cm圆形斑,病斑正面凹陷,浅黄褐色至暗红色,背面凸起,呈馒头状疱斑,其上具灰白色或粉红色或灰色粉末状物,后期粉末消失,凸起部分萎缩形成褐色枯斑,四周边缘具一灰白色圈,似饼状,故称茶饼病。发病重时一叶上有几个或几十个明显的病斑,后干枯或形成溃疡。叶片中脉染病病叶多扭曲或畸形,茶叶歪曲、对折或呈不规则卷拢。叶柄、嫩茎染病肿胀并扭曲,严重的病部以上的新梢枯死或折断。
发生特点
茶饼病病原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称坏损外担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以菌丝体在活的病叶组织中越冬。次年春季,当平均温度在15—20℃,相对湿度80%以上时,形成孢子。担孢子随风飞散(一般在夜间释放),飘落到新梢嫩叶上,在水膜中孢子发芽,侵入组织,经过3—18天后,产生新病斑;3—12天后,其背面出现白粉状物,继续飞散传播,进行多次侵染,病害不断扩大。担孢子怕光照及高温,因此病害在夏季停止发展,病菌在荫蔽处越夏。一般发生期在春、秋季。茶园日照少,结露持续时间长,雾多,湿度大易发病。偏施、过施氮肥,采摘、修剪过度,管理粗放,杂草多发病重。品种间有抗病性差异。病害通过调运苗木作远距离传播。
担孢子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2小时开始萌发,24小时萌发率高达70%—80%,萌发的担孢子产生2个芽管,从孢子两侧伸出,芽管直接从寄主表皮细胞侵入,气温18—20℃,相对湿度80%—95%,潜育期l0—13天,20—23℃为8—10天,显症后4—6天开始产生孢子,完成一个侵染过程历时12—19天。
防治方法
1、进行检疫。从病区调进的苗木必须进行严格检疫,发现病苗马上处理,防止该病传播扩散。
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生物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施磷钾肥,增强树势。
3、加强茶园管理,及时去掉遮荫树,及时分批采茶,适时修剪和台刈,使新梢抽出期避开发病盛期,减少染病机会,另外及时除草也可减轻发病。
4、加强预测预报,及时施药防病。此病流行期间,若连续5天中有3天上午日均日照时数<3小时,或5天日降雨量2.5—5mm以上时,应马上喷洒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三唑酮有效期长,发病期用药1次即可,其它杀菌剂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非采茶期和非采摘茶园可喷洒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或0.3%的96%硫酸铜液或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等药剂进行预防。
2、茶云纹叶枯病
茶云纹叶枯病,又称叶枯病。是茶叶部常见病害之一,分布在全国各茶区。
症状
主要为害成叶和老叶、新梢、枝条及果实。叶片染病多在成叶、老叶或嫩叶的叶尖或其它部位产生圆形至不规则形水浸状病斑,初呈黄绿色或黄褐色,后期渐变为褐色,病部生有波状褐色、灰色相间的云纹,最后从中心部向外变成灰色,其上生有扁平圆形黑色小粒点,沿轮纹排列成圆形至椭圆形。具不大明显的轮纹状病斑,边缘生褐色晕圈,病健部分界明显。嫩叶上的病斑初为圆形褐色,后变黑褐色枯死。枝条染病产生灰褐色斑块,椭圆形略凹陷,生有灰黑色小粒点,常造成枝梢干枯。果实染病病斑黄褐色或灰色,圆形,上生灰黑色小粒点,病部有时裂开。茶树衰弱时多产生小型病斑,不整形,灰白色,正面散生黑色小点。
发病特点
茶云纹叶枯病病原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Massee,称山茶炭疽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Guignardia camelliae (Cooke)Butler,称山茶球腔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盘或子囊壳在树上病叶或土表落叶中越冬。翌春在潮湿条件下形成分生孢子,靠雨水和露滴由上往下传播。病菌孢子萌发侵入后经5~18天形成新病斑。一年四季,除寒冷的冬季以外,其余三季均见发病,其中高温高湿的8月下旬~9月上旬为发病盛期。一般7~8月,旬均温28℃以上,降雨量多于40mm,平均相对湿度高于80%易流行成灾。气温15℃,潜育期13天,均温20~24℃,10~13天,气温24℃,5~9天。生产上土层薄,根系发育不好或幼树根系尚未发育成熟,夏季阳光直射,水分供应不匀,造成日灼斑后常引发该病。此外茶园遭受冻害或采摘过度、虫害严重易发病。台刈、密度过大及扦插茶园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大叶型品种一般表现感病。
防治方法
1、建茶园时选择适宜的地形、地势和土壤;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2、秋茶采完后及时清除地面落叶并进行冬耕,把病叶埋入土中,减少翌年菌源。
3、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生物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浅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pptx VIP
- 标准图集-11K406-暖,冷风机选用与安装.pdf VIP
- 患者隐私保护培训课件(精).pptx VIP
- 2024年烟草公司笔试试题真题(附答案).docx VIP
- 实景三维地理信息数据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规程.pdf VIP
- 化学-郑州外国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pdf VIP
- 中职思想政治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 第三课 追求人生理想 教案(表格式).doc.docx VIP
- 七夕情人节牛郎织女小报手抄报word电子模板黑白线稿横版竖版涂色 (1).docx VIP
- 歌曲二胡曲谱.doc VIP
- 财务会计学习指导、习题与实训第六版王宗江习题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