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宗教ppt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与宗教ppt课件

第十一讲 文学与宗教 一、文学与宗教关系概述 (一)从自然宗教到人为宗教 1、自然宗教——原始宗教 崇拜对象:大自然、植物、动物、祖先等 宗教特点:自发性、地域性、氏族性和功利性 2、人为宗教——高级宗教 人为宗教是借助于有意识的人为力量而发展起来的,并且还得到统治者的利用与支持。 民族宗教:婆罗门教、希伯来教、神道教等 世界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 一、文学与宗教关系概述 (二)中西方“宗教”的含义 1、西方“宗教”意指有限与无限的联系,特别是指人与神之间的联系。 “旧约”:上帝与犹太族祖先亚伯拉罕及其后人签订; “新约”:因为犹太人违约,上帝与人类重新签订。 2、中国“宗教”一词最早来源于印度佛教。佛教以佛陀所说为教,以佛的弟子所说为宗,宗为教之分派,合而称之为“宗教”,意指佛法、教理。 儒、释、道比较 儒家像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道家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佛家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以去逛逛。儒家讲入世,它的精义是“工作”;道家在出世入世之间,它的精义是“生活”;佛家讲出世,它的精义是“睡眠”。 儒家重大我,道家重小我,佛家重来世;儒家倡导舍身取义,道家追求长生不老,佛家根本不把现世当回事,肉体不过是一具臭皮囊。 一、文学与宗教关系概述 (三)文学与宗教的关系 1、在本文化中二者相互影响彼此共生。 (1)历史事实与理论概念上彼此联系融通。 (2)在意义阐释上的相似,互补。文学是启发式运用含义;宗教是寓言式运用含义。 2、在跨文化中二者碰撞、砥砺、转型和复合。 二、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与宗教关系 (一)早期的宗教神话 1、中国古代关于黄帝的熊图腾崇拜神话; 2、古罗马关于建国的狼图腾崇拜神话。 《埃涅阿斯纪》:母狼用自己的乳汁喂养罗慕路斯和勒莫斯兄弟,而后罗慕路斯成为罗马城的建立者,并用其名命名。 母狼喂养雕像成了罗马城的城徽。 二、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与宗教关系 (二)基督教和西方文学 1、文艺复兴以前,文学和宗教互补; (1)《圣经》本身的文学因素。 (2)中世纪的教会文学。 2、文艺复兴以后,文学与宗教对立; 如,狄德罗《拉摩的侄儿》通过一个放荡无耻的人物“拉摩的侄儿”的言语,揭露上流社会的腐朽。 3、19世纪以后,文学与宗教既对立又补充。 如、《巴黎圣母院》和《复活》 二、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与宗教关系 (三)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学 1、《道藏》中蕴含文学作品 (1)《道藏》分为“三洞”、“四辅”,收入“三洞”的有《老子》,《庄子》等;收入“四辅”的有《太平经》 、 《抱朴子》等。 (2)其它各种诗文、神仙传记等。 2、神仙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1)魏晋“游仙诗”、干宝《搜神记》、黄梅戏《天仙配》、《聊斋志异》的“崂山道士”等。 (2)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都写过道教内容诗句。 三、跨文化体系的文学与宗教关系 (一)佛教的传入与“中国化” 印度佛教:“佛法、王法两不误。”(《毗尼母经》)蔑视世俗君权。 中国佛教:“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道安) 忠君入世。 印度佛教:强调众生“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强调出世。 中国佛教:“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顿悟成佛” 唐代禅宗:“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由出世已经渐变成入世了。 从今人到寺庙求神拜佛的动机可见。 三、跨文化体系的文学与宗教关系 (二)佛教和中国文学 1、《佛藏》分经、论、律三部分。其中佛经部分佛陀说教内容所具有的玄想夸诞、神异奇变和韵散交错等形象性特征对中国文学的改变。(子不语怪力乱神) 2、新的文学形象。如、孙悟空形象。 3、物我两忘情景交融的美感意境 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 “次第花生眼,须臾烛过风;更无寻觅处,鸟迹印空中。”(白居易《观幻》 三、跨文化体系的文学与宗教关系 4、人世无常的认识感叹。 曹植:“天地终无极,人命若朝霜。”(《送应氏》其二)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国演义》)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红楼梦·好了歌》 三、跨文化体系的文学与宗教关系 5、因果轮回、地域鬼神等观念。 窦娥冤:“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终至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6、新文体。 (1)六朝后的格律诗 陈寅恪:平上去入是西域(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