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 战争简介 战争特征:大炮、战壕、士兵——战争的残酷 战争的特点:旷日持久 战争的概况: 一个主战场:欧洲战场 两大军事同盟:同盟国;协约国 三条战线:东线、西线、南线 三个阶段:1914;1915—1916年;1917—1918年 持续四年 “施里芬计划”的破产 1、欧洲的三条战线: 东线:俄国——德奥 西线:英法比——德国 南线:塞尔维亚——奥匈 2、“施里芬计划”的破产(战争第一阶段) (1)内容:速决战 (2)破产:马恩河战役 (西线)——西线进入 相持阶段 (3)东普鲁士战役:东线形成对峙 思 考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便成了持久战和阵地战?这种转变更有利于协约国和同盟国中的哪一方? 提示: 1、武器装备增强防御一方的实力; 军队的机动性差,后勤保障能力低下。 2、有利于协约国 面积、人口、资源等方面胜于同盟国,并且占有 大量的殖民地;同盟国军队虽精良,但在人口、 面积、资源无法与对方相比,利于速决战。战争 转入相持,显然对同盟国不利。 “凡尔登绞肉机” “索姆河地狱” 1、1915年东线战局: 德奥将重点放在西线,一举消灭俄国。但计划再次落空。 2、1916年的战争: (1)形势:关键性一年;战争重心回到西线; (2)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思考 1、这场战役为什么成为“凡尔登绞肉机”? 2、这场战役对一战进程有何影响? 史料精读 材料一: 战争中一位驾驶坦克的英国士兵说:“坦克所发挥的威力,连我自己也没料到。我驾着坦克孤零零地冲向一座村庄,只见德军四散而逃。我围着村庄转了一圈,就像战神在地上画了一道禁圈一样,德国人全都吓懵了,全都乖乖投降,一共有300百多人。” ——毛元佑《世纪初的列强混战》 材料二:一战中的新式武器 第 3 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第三阶段:1917——1918年 史料精读: 材料一: “……我们不再是孤立的区域,经过那致命的骚乱所造成的30个月来的悲惨事件,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公民。要想回头已经不可能,我们国家的命运就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全力保卫这些国家。” ——1917年3月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就任总统演说词 问题:该演说词包含美国的何种意图? 美国参战 中国参战 俄国退出世界大战 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美国参战 (1)原因 A、美德矛盾的日益激化; B、美国与协约国密切的贸易往来; C、德国的“无限制的潜艇战”严重损害了美国的海上利益; D、俄国爆发革命,美国担心俄会退出大战,削弱协约国的力量,从而影响美国利益; E、着眼于战后的经济利益和夺取世界霸权。 (2)影响:极大加强了协约国的力量,加速战争的结束。 A、军事上: B、财政与军需供应上: C、影响其它“中立”国家参战 史料精读 材料一 想一想参加最近几次战斗的几个步兵团吧,他们中1/3的人没有步枪!这些可怜的家伙在暴风骤雨般的榴霰弹片中耐心等待,等待着拾起倒下的同伴的步枪。他们在这样的条件下居然毫不恐慌,这真是一个奇迹。……这种磨难我们的士兵要忍受多久呢?这种残杀太可怕了! ——(俄)帕莱奥洛格《一位大使的回忆录》 材料二 战壕里的俄国士兵想采访他的英国记者展示了他们的武器——一把绑在木棍上的刺刀。“先生,正如你看到的,这不是战争,而是一场屠杀。他们(德军)由大炮和毒气,我们只有胸膛。” 材料三 俄国军队数量诚然惊人,可惜却是弊端丛生。军队上层食古不化,他们无视科技的进步给军事领域带来的巨大变化,他们没有认真吸取日俄战争失败的惨痛的教训,仍然死抱住过去那一套陈腐过时的理论不放,坚信刺刀胜过子弹。…… ——毛元佑《世纪初的列强混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俄军在战争中有哪些劣势?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战争给俄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俄国退出世界大战的原因。 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1、表现: 德军在西线失利——同盟国开始瓦解;德国国内政治危机——被迫接受苛刻的停战协定,一战以同盟国集团失败而告终。 2、原因: (1)同盟国集团在物资供应及兵源补充不足; (2)协约国的攻势不断加强,导致其军事连连失利; (3)德国国内的政治危机加剧,工人运动高涨及人民 的反战情绪强烈。 3、一战结束:1918年11月11日法国巴黎郊外的福煦车厢,停战协定的签订。 1、经济实力;(根本原因)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