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怎样看“普世价值”(哲学研究探究)
PAGE
PAGE 1
怎样看“普世价值”?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基金资助课题“人生哲学的当代建构研究”(批准号:2009JJD720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李德顺
[提要] “普世价值”或人类普遍价值,首先是一种“价值”。对价值问题的研究已经构成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课题和成果之一。但国内近年的有关争论却表现出对此吸收不够,而是仍停留于旧的思维方式和意向化层面,因而导致了科学性和建设性不足。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研究的成果,试就有关概念和问题做一些基础性的批判思考,以结合现实重新探讨“普世价值”的实质和意义,为我们的价值观念体系提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价值、普世价值、和而不同、普遍共赢、公平正义
Understanding universal values
Abstract: The Universal values, or a set of principal values for the entire human kind, are, above all, values. Studies on the issue of value consist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opics and the most fruitful contributions to the philosophical research of the 20th century. But discussions and arguments on such issue among Chinese scholars implicates an insufficient and partial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eral intellectual scope, and is still confined to the old way of thinking. This has resulted in a lack of scientificity and constructive approach in the area. This paper draws on the major contributions of Marxist value studies and tries to rethink the related key concepts and issues critically. Then to put the discussion of the gist and implications of ‘universal values’ back to the realistic practices, thus it can serve as an constructive reference for the building of our value system.
Keywords: value, universal values, agreeing to the disagree, general benefits, justice
围绕“普世价值”问题,曾在国内发生过一场引人注目的争论。从一个价值和价值观念研究者的角度看来,这场争论固然触及了一些有重要意义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却由于在理论前提和问题关节点上缺少必要的沟通、澄清和共识,使之未能引向更加深入的、建设性的思考,未免令人遗憾。有鉴于此,本文试从学理角度做一些梳理和分析,重新探讨一下“普世价值”的实质和它的意义,以期为我们的价值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问题的症结
开始于2008年下半年的“普世价值”之争,直接起因于《南方周末》5月22日发表的编辑部文章《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文章称:“国家正以这样切实的行动,向自己的人民,向全世界兑现自己对于普世价值的承诺。显而易见,这是一个拐点,执政理念全面刷新的拐点,中国全面融入现代文明的拐点。”这个判断将普世价值当作了一个政治原则,并赋予它以极高的地位,因此引来了强烈的质疑和批判。由此形成的争论,集中于是否承认世界上有“普世价值”,以及人权、自由、民主等是否属于普世价值。对立的双方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政治激情和道德义愤:一方抬出“否认普世价值就是自绝于人类”之类的大帽子压人(邵建:《拒绝普世价值,如同自拒人类》,见2008年7月1日现代快报);另一方则认为“通过“普世价值”干预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以期终结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权力结构,是这一讨论的核心”。(见侯惠勤:《“普世价值”的理论误区和实践危害》,载2008年11月11日
(一)双方都不加批判地采用了西方的传统说法,即对“价值”与“价值观念”不加区别。表现为只是在观念的层面上谈论普世价值(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