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1言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每日1言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不以穷变节,不以名变心,不以得忘形,不以贱易志。 出处:桓宽《盐铁论》2014.9.13 意思:不因为不得志而改变气节,不因为有了名望就改变自己的心志,不因为人生得意就忘乎所以,不因为地位卑下而改变志向。 出自桓宽《盐铁论·地广》。桓宽是西汉著名文士,他参加汉昭帝时著名的盐铁会议,记录会上的辩论,撰成《盐铁论》,因而闻名。桓宽这句话是说,任何人都要坚守自己的气节与志向,不能因为贫富和地位的改变而改变。 气节与志向,自古以来都为中国人所重视,有气节有志向的人也都为人们所传诵。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是有名的乱世,在乱世之中能坚守自己的气节与志向就更加为人们所崇敬,管宁正是这样一个人 管宁的远祖是春秋时代的贤相管仲。他家里很穷,十六岁时就死了父亲,亲戚朋友可怜同情他,赠送了许多财物让他葬父,可是管宁一文不取,只凭借自己的力量安葬了父亲。 管宁好学,183年,平原人华歆慕管宁之名,千里来访,二人一见如故,成为好友,后来管宁又结交了邴原,三个人很要好,又很出色,所以当时的人把他们比为一条龙,华歆是龙头,邴原是龙腹,管宁是龙尾,他们最尊敬的大学者是当时著名的陈仲弓,陈仲弓的学识行为成了他们的追求目标。 但是《世说新语》记载,华歆和管宁曾经绝交,后人称之为“管宁割席”。当时,他们求学的时候,常常是一边读书,一边劳动。有一天,华歆与管宁在园中锄菜,锄着锄着,管宁的锄头翻腾出来了一块黄金。金子是很有诱惑力的,但是华歆管宁他们平时读书养性,“不为穷变节”,见了意外的财物不能动心,平时也以此相标榜。所以这时,管宁见了黄金,就把它当做了砖石土块对待,用锄头一拨就扔到一边。而华歆在后,过了一刻也见了,虽然明知道不该拿,但心里不忍,还是拿起来看了看才扔掉。又过了几天,两人正在屋里读书,外头的街上有达官贵人经过,乘着华丽的车马,敲锣打鼓很热闹。管宁还是和没听见一样,继续认真读书。华歆却坐不住了,跑到门口观看,对官员的威仪艳羡不已。车马过去之后,华歆回到屋里,管宁却拿了一把刀子,将两人同坐的席子从中间割开,说:“你不配做我的朋友”。 管宁志在做人与学问。汉末天下大乱之后,人的生命财产都不能保障,中原一带无法再待下去了。管宁、邴原等几个人相约,去比较安全的辽东避难。当时辽东太守是公孙度,很有统治能力,而且辽东地理位置偏僻,战乱没有波及,是一个理想的避难地。管宁几个人在中原的名气很大,公孙度是知道的,所以对他们的到来非常欢迎,专门腾出驿馆来请他们居住。见了公孙度,管宁只谈了谈经典学术,对当时的政治军事局势闭口不谈。拜见过公孙度以后,管宁没有再住驿馆,而是找了一处荒山野谷,自己搭个简易房子、挖个土窑居住。当时在辽东的许多中原流民,感于管宁的贤名,都来投靠他,在管宁的土窑周围搭房子居住,不多久,这地方就像个村镇一样热闹了。 管宁实际上成了流民的首脑,但是他只讲文不讲武,热心办起了教育。这就是《资治通鉴》中所说的管宁避难辽东,所居之处,旬月而成邑,可见管宁的人格魅力,他不为了官位而放弃自己的志向。公孙度死后,他儿子公孙康掌了权,野心比他父亲还要大,成天想着海外称王的美事。他想给管宁封个官,让管宁辅佐他,可是慑于管宁的贤名,硬是开不了口。公孙康死后,管宁看到辽东也要动乱,带着家属乘船回中原。公孙康亲自送他,赠送了许多礼物,管宁先收了,出发时,连同以前公孙度、公孙康的赠物,全部留下来,一概不取,保持了清白本性。 钱穆先生在《中国史学名著》中提到后人推尊管宁为“三国第一人物”,就是因为管宁的节操与志气,我们现代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也应该有“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的勇气。 每日一言 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则弃。其止其往,皆在我不在人也。 ——朱熹《四书集注·论语集注》 一个有学问的人应自强不息,学问才能积少成多。如果学了一半便停止,那就前功尽弃了。是止步还是继续努力,都在于我自己而不是别人. 月圆人团圆 古诗词里咏 中秋 《明月何皎皎》(东汉·无名氏)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