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学法律法规学习讲座.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入学法律法规学习讲座

2、拖延时间,瞅准机会逃跑。 3、抓住机会呼救或报警。 4、发现校园欺凌事件不要坐视不理。 同学们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当你感觉可能会遭遇校园欺凌时,要主动及时地和老师、家长联系,积极争取保护与帮助。学会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大胆揭发坏人坏事,不要忍气吞声,姑息养奸。 “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 ? ——习近平? 在北京大学师生? ? 座谈会上的讲话 ? 新学校、新目标、新起点,让我们走好每一步! * * * 关键 学习交通 法律法规 防范交通 安全事故 培养事故 应变能力 (三)中小学生如何加 强自身道路交通安全 确保学生生命安全 出家门,路边走,交通法规要遵守; 过马路,仔细瞧,确认安全才通行; 候车要在站台上,文明乘车讲礼貌; 黑车货车不能上,人身安全没保障; 骑车更要守规则,不能心急闯红灯; 转弯车速须减慢,抢行猛拐易酿祸; 每天上学和离校,平平安安很重要。 交通安全需知 二、预防未成年人 违法犯罪                (一)未成年人的定义及犯罪现状 未成年人的定义:   不满18周岁的人为未成年人,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 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现象呈上升势头,未成年人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平均每分钟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 (二)未成年人的哪些行为属于违法? 第三十四条: 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多次偷窃 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三)什么是犯罪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 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如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违法和犯罪的关联 如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有同学在上学的路上毁坏路边的小树,违反了《森林法》。 几个同学并排骑自行车在公路上相互追逐,违反了《道路交通管理法》 (四)如何预防 未成年人犯罪 下列习惯要不得 * 夜不归宿 要不得 酗酒 逃学旷课 抽烟 如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 偷盗扒窃 哥们义气 模仿黑帮 下列行为学不得 如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学不得 22 游戏厅 去不得 KTV 棋牌室 舞厅 网吧 下列场所去不得 如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下列事情惹不得 * 如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赌 毒 黄 惹不得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3、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4、进入法律法规规定的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警惕学习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加强自身修养,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Company Logo 三、预防校园欺凌 案例 2016年3月1日下午,深圳某校高一学生罗某被叫到602宿舍,被陈某(男,17岁,高二学生)等5名高二学生殴打,导致急性颅脑损伤、左眼球钝挫伤、脑震荡以及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经查,罗某被打只是因为前日晚间上楼梯时与陈某碰了一下,双方发生口角。 ——新浪深圳 (一)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如何从自我做起拒绝校园欺凌? 1.提高个人修养 与同学友好相处 2.积极沟通 疏泄情绪 3.远离暴力影视,远离帮派。 4.加强法律知识学习 校园欺凌不仅仅是“打”,不能给其他同学起侮辱性的绰号、不能散播关于其他同学的消极谣言,说闲话,更不能威逼恐吓。 注意:诽谤、侮辱、恐吓他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二)如何预防在校园中“被欺凌”呢? 1.自尊自信,培养健全的人格。 2.广泛交友,与同学友好相处。 3.加强体育锻炼,强身健体。 4.外出时不走小路, 尽量结伴出行。 (三)你或者你身边的同学遭遇了校园欺凌事件,你会如何应对

文档评论(0)

zyg_29301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