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下冯遗址冶铸遗存研究-中国考古.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下冯遗址冶铸遗存研究-中国考古

116 考古与文物 2018 年第 1 期 东下冯遗址冶铸遗存研究* 1 2 3 李建西 李延祥 田建文 (1.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3.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关键词:冶金考古,东下冯遗址,铜器生产,熔铜遗物 摘要:本研究对东下冯遗址出土的 17 件第三期冶金遗物进行了金相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 能谱分析。其中 1 件 附渣冰铜块的检测表明该遗址的铜有独立于锡、铅料的来源。熔铜渣及铜块的分析表明第三期时已经使用锡青铜, 同时还有铅青铜、铅锡青铜、砷铜等合金种类的应用。青铜合金通过向红铜中添加锡、铅物料(可能含砷)得到, 与二里头等遗址类似。 KEY WORDS: Archaeometallurgy, Dongxiafeng site, Bronze manufacturing, Melting remains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presents the analytical results of seventeen metallurgical remains from the Dongxiafeng site dating to Phase III using metallographic microscop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 The identification of one piece of matte with adherent slag indicates copper resource was imported from a source independent from the origins of tin and lead.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melting remains, tin bronze had been used at least since phase III, while lead bronze, leaded tin bronze and arsenical copper, etc. were used simultaneously. Similar to the Erlitou site, bronze was produced by alloying tin/lead material, which might still contain arsenic, into copper. 东下冯遗址是晋南夏商时期最重要的中心 2. 检测方法 聚落之一。发掘报告将东下冯遗址分为六期, 样品截取小块以酚醛树酯热镶,经打磨抛 其中一至四期与二里头类型一至四期相当或稍 光至光镜下不见明显划痕,喷碳后用于扫描电 晚,五、六期为早商文化的二里岗下层及上层 子显微镜 - 能谱分析,抛去碳膜用于金(矿) 遗存 [1] 。东下冯遗址出土了一批铜器及石范、 相观察。 铜渣等冶金遗物,其中出土冶铸遗物的有第一、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JSM6480LV)与能谱 四、五发掘地点。本研究对出土冶金遗物较为 仪(Noran System six)进行成分和显微组织分析。 集中的第五发掘地点属于三期的 17 件铜块、熔 每个金属样品的基体成分测量 4 次取其平均值, 铜渣等进行检测研究,以揭示其青铜冶金技术 见表二,对基体及外层氧化或锈蚀层物相也作 的面貌,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了观测。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