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实用)小儿推拿讲——冯亮.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超实用)小儿推拿讲——冯亮

四大特点 疗效确切 简便易行 毒副作用极小 易被患儿和家长接受 小儿生理特点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一)推法 (二)揉法 (三)按法 (四)摩法 (五)掐法 (六)捏法(捏脊) (七)运法 (八)捣法 捏脊疗法 捏脊疗法是在患者脊柱部施行捏拿等手法,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手法。 治疗小儿疳积效好,故又称“捏积”疗法。 临床应用 功效: 适应症: 其临床应用相当广泛,在小儿推拿中尤为常用。 主治小儿疳积。小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消瘦疲倦、腹痛腹泻、小儿夜啼等症。 禁忌症 有出血倾向 小儿高热、惊厥 小儿有严重心脏病者 局部皮肤有溃疡、疖肿、破损者 有其它传染病者 临床应用举例    1、小儿保健:每日晨起或入睡之前捏脊,或3、或6、或9遍,具有促进小儿生长发育、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或配合开天门50次,推坎宫50次,按揉 足三里左右各100次,摩腹3分钟,每日一次,七日为一个疗程,休息三日,可继续进行第二个疗程。具有增进食欲,强壮身体,预防疾病,促使生长发育的功效,是小儿保健之良方。 临床应用举例 2、小儿腹泻:常配合揉龟尾、推上七节骨、摩腹、按揉足三里。 3、小儿疳积:常配合补脾土、揉板门、推四横纹、揉 中脘、摩腹。 4、遗尿:常配合揉丹田、肾顶,按揉三阴交,摩少腹部,擦腰骶部。 5、脾虚食少:常配合摩腹、揉脐、揉龟尾、推上七节骨、按揉足三里。 6.三关 位置: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二指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 功用:腹痛,腹泻,畏寒肢冷,病后体弱等一切虚寒证。 临床应用:①本穴性温,能补气行气、温阳散寒,主治一切虚寒证。②推三关能益气 活血、发汗解表。 四 上肢部穴位 1 推三关 8 脐(神阙) 位置:肚脐 操作:用掌摩称摩脐;用揉法称揉脐 功用: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临床应用:揉脐、摩脐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多用于腹泻、便秘、腹痛、疳积等症。临床上揉脐、摩腹、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常配合应用,治疗腹泻效果较好。 二 胸腹部部穴位 1 2 摩 脐 揉 脐 9 天枢 位置:脐旁2寸 操作:用指端揉或按称揉或按天枢 功用:疏理大肠、理气消滞 临床应用:天枢为大肠之募穴,能疏调大肠,理气消滞。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及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呕吐、食积、腹胀、大便秘结等症,常与按揉足三里等穴位合用,特别是用于感染性腹泻。 二 胸腹部部穴位 1 揉天枢 10 丹田 位置:脐下2至3寸之间 操作:用大鱼际揉称揉丹田,用指端按称按丹田 功用:培肾固本、温补下元、分清别浊 临床应用:揉、摩丹田能培肾固本,温补下元,分清别浊。多用于小儿先天不足,寒凝少腹及腹痛、疝气、遗尿、脱肛等症,常与补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等合用。 二 胸腹部部穴位 1 揉丹田 11 肚角 位置:天枢穴下2寸脐旁两侧的大筋 操作:用指端揉或按,用拿法称拿肚角(对拿肚角) 功用:温中止痛 临床应用:按、拿肚角为止腹痛的要法,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腹痛均可应用,特别是对寒痛、伤食痛效果更好。本法刺激较强,一般拿3-5次即可,不可拿得时间太长。为防止患儿哭闹影响手法的进行,可在诸手法推毕,再拿此穴。 二 胸腹部部穴位 1 2 拿肚角 拿肚角 1 大椎 2 肩井 3 肺俞 4 脾俞 5 肾俞 6 脊柱 7 七节骨 8 龟尾 三 背腰部穴位 1.大椎 位置: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 操作:用中指端揉,称揉大椎。 功用:发热、咳嗽、项强。 临床应用:揉大椎有清热解表作用,主要用于感冒、发热等症。此外,以屈曲的食、中指蘸清水在穴位上提捏,至皮下轻度瘀血,对百日咳有一定疗效。 三 背腰部穴位 1 2.肩井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 操作:用拇指与食、中二指对称用力提拿,称拿肩井;用指端按其穴,称按肩井。 功用:感冒,发热,上肢抬举不利等症。 临床应用:拿、按肩井能宣通气血、发汗解表、临床常与四大手法配合,治疗外感发热、无汗等症。 三 背腰部穴位 1 拿肩井 3.肺俞 位置:第三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用两拇指或食、中二指端揉,称揉肺俞;用两拇指分别自肩胛骨内缘从上向下推动,称推肺俞或分推肩胛骨。 主治:咳嗽,胸痛,胸闷等症。 临床应用:揉肺俞、分推肺俞能调肺气、补虚损、止咳嗽,多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三 背腰部穴位 1 4.脾俞 位置: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 操作:用食、中二指端揉,称揉脾俞。 功用:呕吐,腹泻,疳积,食欲不振,水肿,四肢乏力等症。 临床应用:揉脾俞能健脾胃、助运化、祛水湿,多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乳食内伤,消化不良等症,常与推脾经、按揉足三里等合用。 三 背腰部穴位 1 5. 肾俞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

文档评论(0)

189****10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